沈郎结庐吴山岑,平生读书多苦心。
更将绿绮徽黄金,七弦泠泠山水音。
我昔作官住吴下,曾见沈郎最潇洒。
葛巾长爱北窗闲,柴车懒入东林社。
亲戚何曾折简招,辄向花前倾盏斝。
莼菜频分碧碗羹,鲤鱼新熟芙蓉鲊。
一朝歘起登天衢,环佩珊珊摇翠裾。
广陵不作中散操,兰亭临得右军书。
却忆牙签三万轴,灯火幽斋隔修竹。
几回归梦逐西风,落月分明照秋屋。
抱琴客里时相访,琴中写得神人畅。
一片青山云渺茫,万里白鸥波浩荡。
他年致事归故林,飘然更赋还山吟。
白头抱孙椿树阴,教读旧书还鼓琴,嗟哉此乐超古今。
诗句与译文对照
乐琴书处歌为沈修撰赋
沈郎结庐吴山岑,平生读书多苦心。
更将绿绮徽黄金,七弦泠泠山水音。
我昔作官住吴下,曾见沈郎最潇洒。
葛巾长爱北窗闲,柴车懒入东林社。
亲戚何曾折简招,辄向花前倾盏斝。
莼菜频分碧碗羹,鲤鱼新熟芙蓉鲊。
一朝歘起登天衢,环佩珊珊摇翠裾。
广陵不作中散操,兰亭临得右军书。
却忆牙签三万轴,灯火幽斋隔修竹。
几回归梦逐西风,落月分明照秋屋。
抱琴客里时相访,琴中写得神人畅。
一片青山云渺茫,万里白鸥波浩荡。
他年致事归故林,飘然更赋还山吟。
白头抱孙椿树阴,教读旧书还鼓琴,嗟哉此乐超古今。
注释与赏析:
- 沈郎结庐吴山岑: “沈郎”指的是沈约(字休文),这里指代作者的朋友沈修撰。“结庐”表示居住或建造房屋。吴山是苏州的一座名山,此处形容沈修撰写居在风景优美的吴山之中。
- 平生读书多苦心: 表明沈修撰一生勤学苦读。
- 更将绿绮徽黄金: 绿绮是一种古代乐器,此处比喻音乐之美;“徽”是指古琴上的花纹装饰,“黄金”指珍贵的琴弦。
- 我昔作官住吴下: “作官”即做官,“吴下”指苏州一带。描述了作者过去在苏州做官的情景。
- 葛巾长爱北窗闲: “葛巾”是古人用来包裹头部的一种布带或头巾,这里指葛布制成的头巾。“北窗”指的是北方的窗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偏好清静、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
- 柴车懒入东林社: “柴车”是一种简陋的交通工具,“东林社”指佛教团体。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或社交活动的淡泊态度,宁愿在家中享受宁静,不愿参与世俗活动。
- 亲戚何曾折简招: “折简”是指用书信表达邀请之意,这里指写信。“简”在这里也用作动词,意思是写邀请函。这句话表明作者很少通过书信邀请别人,而是更喜欢自然相遇。
- 辄向花前倾盏斝: 这个句子描述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场合,可能是在某个春天的花前与朋友举杯欢饮的情景。
- 莼菜频分碧碗羹: “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做食物。“碧碗”指的是颜色清澈的碗,“羹”是汤类食品。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清淡而美味的菜肴。
- 鲤鱼新熟芙蓉鲊: “芙蓉”通常指荷花,这里可能指的是荷叶做的鱼菜。“鲊”是腌制食品,这里特指一种以鱼为主料的腌制方法。
- 一朝歘起登天衢: “歘”是一个动词,意为忽然、突然。“天衢”指朝廷或官场。这句话意味着突然之间获得了某种重要职位或机遇。
- 环佩珊珊摇翠裾: “环佩”是一种首饰,常用于贵族或官员身上。“翠裾”指的是绿色的衣服边缘。这句话描写了华丽的服装和高贵的身份。
- 广陵不作中散操: “广陵”是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中散”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太仆。这句话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不想在广陵做太仆这样的官职。
- 兰亭临得右军书: “兰亭”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也是书法史上著名的事件——王羲之《兰亭集序》。“右军”指的是王羲之,“书”指的是书法。这句话意味着在兰亭这个地方,有幸观摩到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 却忆牙签三万轴: “牙签”是指古代的书签,“三万轴”表示很多卷。这里的“轴”指的是装订成册的书卷。这句话回忆了过去阅读过的大量书籍,体现了深厚的文学积累。
- 灯火幽斋隔修竹: “幽斋”指的是僻静的书房,“修竹”指的是修长的竹子。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在灯光下安静读书的环境,周围环绕着竹林。
- 几回归梦逐西风: “归梦”指的是回到梦中,“西风”可能象征着秋风或秋天的氛围。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 落月分明照秋屋: “落月”指的是夜晚的月亮,“秋屋”可能指的是秋天的房屋。这句话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照亮了秋天的小屋。
- 抱琴客里时相访: “客里”指的是客人之中,“抱琴”指的是抱着琴。这句话描述了在一个充满客人的环境中常常有人来拜访,并弹奏琴曲。
- 琴中写得神人畅: “神人畅”指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或畅快。这句诗表明弹琴时能够达到心灵和精神上的完全放松和自由。
- 一片青山云渺茫: “青山”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云渺茫”形容山间云雾缥缈、无边无际的样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 万里白鸥波浩荡: “白鸥”指的是白色的鸥鸟,“波浩荡”形容波浪广阔、汹涌澎湃。这句诗表达了海阔天空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他年致事归故林: “致事”指的是完成自己的职责后退休。“故林”指的是故乡的山林。这句话意味着将来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隐居生活。
- 飘然更赋还山吟: “飘然”形容自由自在的状态,“赋”指的是诗词创作。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归隐后的心境,愿意放下尘世的纷扰,重新创作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 白头抱孙椿树阴: “抱孙”指的是抚养孙子,“椿树阴”指的是老槐树的阴凉之处。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带着孙子在大树底下休息的场景,传达了家庭和睦和子孙满堂的喜悦。
- 教读旧书还鼓琴: “教读旧书”指的是教授孩子们学习旧的书籍,“鼓琴”指弹琴。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晚年的生活状态,既有教学的乐趣也有弹琴的自娱自乐。
- 嗟哉此乐超古今: “嗟哉”是感叹词,表示感慨。“此乐”指的是这种超越时空的快乐。这句话总结了整个诗歌的主题思想,认为这种超脱世俗的快乐是超越古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