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封事遗编在,三尺荒丘宿草摧。
鸿宝浪传谁见得,藜灯一去不重来。
十年封事遗编在,三尺荒丘宿草摧。
鸿宝浪传谁见得,藜灯一去不重来。
注释:
- 十年前刘向曾为皇帝进献奏疏,这些奏疏的残篇被保存下来,现在仍存放在他的墓中(“十年封事”)。
- 墓地周围长满了野草,曾经的辉煌已不再(“三尺荒丘”)。
- 这些珍贵的文献和资料如今已经无人能见到(“鸿宝浪传”)。
- 曾经的灯火(指蜡烛)照亮了黑暗,但一旦熄灭就无法再次点燃(“藜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刘向墓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首句回顾了刘向的历史功绩和他遗留下来的奏疏,表现了他生前的贡献。次句通过“三尺荒丘”描绘了墓地的现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三句进一步强调了珍贵文献的流失,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中断的惋惜。最后两句则以蜡烛的比喻,寓意着知识的光辉虽然短暂而微弱,但一旦逝去便难以复得,强调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整首诗既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也警示了未来需要对历史进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