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常常近午初,刁骚短鬓懒频梳。
忽悲忽喜儿童怪,不履不衫朋友疏。
大势可知聊纵酒,馀情未断偶窥书。
妻孥苦欲相排遣,时报花开锦不如。

【译文】:

午时醒来,总是慵懒不梳,儿童怪讶,朋友疏远,世事可知,聊以纵酒解愁,偶读书籍也觉无聊,妻孥想排遣我,但我仍喜欢花,它开得再美又怎样。

【注释】:

感怀二首 其二:感怀二首,诗人自编的一组七绝,共二首,作于元和五年(810)。

睡起常常近午初:睡醒之后,常常是中午时分。睡起即起床。

刁骚短鬓懒频梳:形容自己头发稀疏,所以懒得去梳理。

忽悲忽喜儿童怪:时而高兴,时而悲伤,令儿童感到奇怪。

不履不衫朋友疏:形容自己不修边幅,故友疏离。

大势可知聊纵酒:形势大好,可以放纵饮酒。

馀情未断偶窥书:余情未尽,偶尔翻看书籍。

妻孥苦欲相排遣:妻子儿女苦心劝慰我,想要我排遣忧思。

时报花开锦不如:花儿开花,虽然美丽,但比不上锦绣的衣裳。

【赏析】:

《感怀》诗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为其中第二首。

开头两句写诗人醒来后的状态。午时醒来,总是慵懒不梳;儿童怪讶,朋友疏远。这四句看似闲散,却实含深意。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对理想追求的强烈愿望,以及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

中间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情绪变化。时而高兴,时而悲伤,令儿童感到奇怪;不修边幅,故友疏离。这两句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接下来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妥协。形势大好,可以放纵饮酒;余情未尽,偶尔翻看书籍。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妥协,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结尾两句,诗人用了一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花儿开花,虽然美丽,但比不上锦绣的衣裳。这两句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又巧妙地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