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鼓连挝催羽觞,酒痕重叠满衣裳。
红棂忽讶天光暝,白袷先惊雨气凉。
诸老朝参应最急,野人信宿定无妨。
尽教净洗芙蓉面,一榻僧楼自在香。
【注释】
高梁桥:位于苏州市东北,跨古运河。陪诸公会饮遇雨走笔戏呈:与诸公在高梁桥上饮酒时遇到下雨,于是即兴写诗。羯鼓:胡乐的一种,形似琵琶而小,有柄。羽觞:《说苑》载:“越王勾践使大夫种于吴,文战以酒相劳,越王觞大夫,大夫行觞,重爵无算;大夫觞王,王酬三爵。”此泛指饮酒。红棂:红色栏杆。白袷:白色夹衫。诸老:诸位老人。信宿:连住两夜。净洗:彻底洗净。芙蓉面:指脸庞像荷花一样美丽。一榻僧楼自在香:指和尚的禅房中自有一股清香味。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和诸公在高梁桥上遇雨作的即兴之作。
首联点题,写宴席上喝酒的情形。羯鼓连挝催羽觞:羯鼓声声,催人饮酒,酒满杯中。酒痕重叠满衣裳:酒醉之后,衣衫沾湿,痕迹斑斑。这两句从宴席气氛写到人物心情,渲染出宴会的热闹气氛和宴客的豪迈情态。
颔联写雨中的宴席和雨景,用典贴切自然。红棂忽讶天光暝(红棂:朱红色的门窗)。“忽”字表现出雨来得快。天光暝:天色暗了下来。白袷先惊雨气凉:白袷(白夹袄)首先被雨气所惊。雨气凉:雨后空气清新凉爽。这两句既描写了雨中景色,又写出了人们的心情,为下文作了铺垫。
颈联由宴席转到作者自己,写自己的感受。诸老朝参应最急:诸公来时,我应当是最急切地准备迎接他们的。野人信宿定无妨:我虽然是一个不拘礼数的乡野之人,但只要他们愿意留宿一晚,我也不会介意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主人的热情款待的感谢之情。
尾联写宴毕后的感想。尽教净洗芙蓉面:让他们彻底地洗去满脸的酒污,露出如芙蓉般娇好的面容。一榻僧楼自在香:我则可以在和尚的禅房里悠然自得地品茗赏花,任那清香四溢弥漫。末句用典,出自《祖堂集》卷五引《楞伽师资记》:“僧问:师在何所?云:在僧堂里坐。僧曰:和尚不在僧堂里坐么?师曰:坐便坐在僧堂里坐。僧曰:和尚若坐,弟子等亦坐。师曰:坐便坐在僧堂里坐。僧曰:若是坐,请和尚出来。师曰:请和尚出去也。”此诗用典自然,不着痕迹。
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情景交融,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