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疑濯锦处,花似浣纱人。
莫逐东流去,还待上阳春。
“岸花临水发三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江疑濯锦处,花似浣纱人。
莫逐东流去,还待上阳春。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诗句释义:
- 江疑濯锦处:“江疑”意味着江水似乎在洗涤锦缎,比喻江水清澈。“濯锦”则是指洗涤和整理华丽的锦缎,这里用来比喻江水的洁净和美好。“花似浣纱人”中的“浣纱”通常指清洗丝绸或棉布,这里比喻花朵如同在清洁中绽放。“人”则是指浣纱者的形象,暗示着对花朵的温柔照顾。
- 莫逐东流去:“莫逐”表示不要追随,“东流去”指的是水流向东而去。整句的意思是不要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独立。
- 还待上阳春:“上阳春”可能指的是春天或者春天的景象,也可能暗指皇宫中的春天。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期待,希望不要错过春天的到来。
译文:
江水仿佛在洗涤锦绣般的美丽,花朵犹如在浣洗中的美人。不要追随东流而去,等待那美好的春天。赏析:
诗中通过对比江水的清澈与花朵的美丽,以及花朵的娇艳与人的温柔,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传达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