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廷召对策,独草万言吐胸臆。
相君手捧频叹嗟,天子亲披动颜色。
御墨题名置上第,赐秩蒙恩官建礼。
秋风忆食故乡莼,乞归耻给长安米。
十年不调笑为儒,一岁超迁拜大夫。
朝持符玺趋双阙,夜整衣冠别五湖。
隋堤柳暗落花稀,淮浦潮生舟似飞。
谁将笔砚先烧却,可使才华让陆机。
【注释】
- 相君:指考官。
- 天子亲披:皇帝亲自披阅。
- 御墨题名:御用朱笔在卷子上签名。
- 赐秩:授予官爵。
- 建礼:建立功业。
- 秋风忆食莼(chún):秋风时想起家乡的莼菜羹。莼菜羹,即莼菜做的汤。
- 乞归耻给长安米:回家羞于拿京城里的粮食。长安,当时首都。
- 十年不调:指十年未被选拔。
- 笑为儒:讥笑做儒生。
- 一岁超迁拜大夫:一年内被越级提拔为大夫。
- 符玺:朝廷颁发给臣下的令牌。
- 双阙:宫殿。
- 五湖:指太湖。
- 隋堤柳暗:隋炀帝杨广修建的大运河,隋堤。
- 落花稀:落花满地。
- 淮浦潮生:“淮浦”指淮河一带。“潮生”指潮水上涨。
- 谁将笔砚先烧却:指陆机。陆机是东晋文学家,有文才,曾以“之推”为字,后因讥讽其文不如颜延之、谢灵运而作《文赋》,但未能传世,故有此语。
- 可使才华让陆机:使才华超过陆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朋友去京都应试的作品,全诗写景抒情,借景寓情,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关心和祝愿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深沉。
首联描写考生应考的场景和心情。大廷召对策:指朝廷征试士人对策;独草万言吐胸臆:指考生独立思考,倾泻出心中所有的思想和感情。这两句写出了考生的自信与从容,也写出了作者对他们的期望与祝福。
颔联通过写考官的叹惜和皇帝的动容,表现了皇帝对人才的重视。御墨题名置上第:指皇帝亲手书写名字,放在第一名的位置上,表示对考生的高度赞赏。赐秩蒙恩:指皇帝赏赐官职,并表示对作者的感激之情。这两句表达了考生和作者对考试成功的欣喜与欣慰。
颈联写考生回到故乡的情景。秋风忆食莼:指的是考生思念家乡的莼菜羹。乞归耻给长安米:意思是如果回家的话,就会感到羞耻。这两句表达了考生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之情。
尾联写考生在京城中的境遇。朝持符玺趋双阙:指官员们手持朝廷颁发的令牌,奔赴皇宫;夜整衣冠别五湖:是指官员们在夜晚整理衣冠,告别太湖等地的山水。这两句表达了考生在京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考生应考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人生道路的展望,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与祝愿,以及对人才的重视与推崇。同时,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