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金陵高会时,东南玉树满留司。
淮水桥边看饮马,石城门外待张帷。
白日阴霾不常好,冲飙激雾移苍昊。
自信蛾眉肯让人,谁知豺口横当道。
黜陟徒闻吏部尊,模棱颇笑尚书耄。
六七豪贵皆无恙,二三贤隽翻凋丧。
张翰归来减宦情,顾荣死后嗟人望。
此时意气不能平,慷慨先怀襆被情。
北海羞称男子辈,西州宁避党人名。
一朝聚散胡容易,眼前得失须臾事。
酣饮莫问黄公垆,悲歌犹记荆卿市。
从来势利不相和,输心安用结交多。
牛首山中空岁月,燕矶石上几风波。
寄语翩翩魏公子,侯生别去奈愁何。

【注释】金陵:古地名,今南京。东南玉树:东南方向的大树,比喻杰出的人才。留司:指留任京官。淮水桥边、石城门外、白日阴霾、冲飙激雾:分别指在淮水桥畔、石城门外等待张帷,以及形容天气阴沉,大风刮起云雾,天色昏暗,形势险恶。蛾眉:指代美女。自信蛾眉肯让人:相信自己的美貌能打动人。豺口:比喻凶残之人。黜陟:指官吏的升降任免。吏部尊:吏部是掌管官员任免的官署,称吏部尊。模棱:含糊其辞。尚书:指尚书省长官,又称大丞相。六七豪贵皆无恙:意指六七位有权势的大人物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或没有遭受到什么损失)。二三贤隽:指二三个贤才。翻凋丧:意指这些人都遭受了打击。张翰归来减宦情:张翰,西晋时期的一位隐士,他离开朝廷后隐居于洛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后来听说司马炎要建立晋朝,张翰又回到了京城,并受到了司马家的重用。这里借指自己回到京城。顾荣死后嗟人望:顾荣,晋代名士,与张翰同时隐居洛阳。他去世时人们感到惋惜。这里借指自己对官场的厌倦。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忆昔行寄徐公子》是李白晚年的作品,写于天宝末年。这首诗通过回忆当年与朋友徐子郢等人一起在金陵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权贵们的厌恶和不满,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忆昔”为线索,通过描绘不同场景来表达自己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变化。

首联“忆昔金陵高会时,东南玉树满留司。”回忆在金陵的一次盛大聚会。这里的“东南玉树”,比喻那些杰出的人才。“留司”指的是留任京官。诗人在这里回忆起自己在金陵时与朋友们相聚的时光,那时的东南地区充满了才华出众的人。

颔联“淮水桥边看饮马,石城门外待张帷。”描绘了淮水桥边的景色以及石城门外等待张帷的景象。这里的“淮水桥边”指的是淮水之滨,而“石城门外”则是指石头城之南。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

颈联“白日阴霾不常好,冲飙激雾移苍昊。”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这里的“白日阴霾”、“冲飙激雾”分别形容天气阴沉和大风刮起云雾的情景。诗人认为这样的天气预示着政治上的动荡不安。

尾联“自信蛾眉肯让人,谁知豺口横当道。”表达了对当时权贵们的反感。这里的“蛾眉”指的是美女,而“豺口”则指凶残之人。诗人认为自己的美貌足以吸引众人的目光,但没想到那些权贵们反而会利用自己的美貌来谋私利。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