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昉自昔,建官表惟能。
周方位司寇,秦亦置廷平。
夏谟纪大理,汉景崇令名。
正监列群辟,勾检革咸宁。
御世若御勒,佐王诘兹民。

逐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第1-5句:

士师昉自昔

  • “士师”指古代负责司法的官员。
  • 昉自昔意为自从古代以来,一直如此。

第6-9句:

建官表惟能

  • “建官”指的是设立官职。
  • “表惟能”意味着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胜任。

第10-12句:

周方位司寇,秦亦置廷平

  • 司寇和“廷平”都是古代负责治安的官员名称,分别代表周朝和秦朝。
  • 方位在这里可能表示地域或职位。

第13-15句:

夏谟纪大理,汉景崇令名

  • “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谋略或智慧。
  • 纪大理意为记录或总结法律事务。
  • 崇令名意为广大民众所推崇的好名声。

第16-18句:

正监列群辟,勾检革咸宁

  • 正监和“群辟”(即“百官”)都与官员有关。
  • 意为排列或列出。
  • 勾检革咸宁意味着通过检查和改革来达到和谐安宁。

译文

自古以来,司法官员的地位和能力都是被人们所重视的。从周朝到宋朝,都有官员担任司寇、廷平等职务。在夏朝,他们负责记录和整理法律;汉朝,则注重为民请命,树立好名声。官员们的职责是管理百官,通过严格的审查和改进来确保国家的安定和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朝代司法官员职责的描述,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司法制度的重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法律和正义的尊重,同时也展示了古代官员们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百姓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诗中还体现了一种理想的治理理念,即通过官员们的共同努力,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