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推名岳,栖灵俨故丘。
人奄随露尽,居尚有云浮。
月寂台难旦,松深寺易秋。
入林怀二凤,遵渚愧双鸥。
嵇夜杯应化,徐君剑若留。
还疑采薇路,魂魄一来游。
过何山怀梁二何高士同诸兄弟作
招隐推名岳,栖灵俨故丘。人奄随露尽,居尚有云浮。月寂台难旦,松深寺易秋。入林怀二凤,遵渚愧双鸥。嵇夜杯应化,徐君剑若留。还疑采薇路,魂魄一来游。
注释:
- 招隐:邀请隐居的人。推名岳:推崇名山大川。栖灵:安放神灵。俨故丘:安葬故土。
- 奄:通“淹”。随露尽:跟随着露水消失。居尚有云浮:居住的地方还有云彩漂浮(指人烟稀少)。
- 月寂台:月亮寂静的时候,难以见到天亮的曙光。台难旦:台难以等到天亮。
- 深松:松树茂密而深远。寺易秋:寺庙更容易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入林:走进树林。怀二凤:怀念两只凤凰。遵渚:沿着湖泊或河流的边缘行走。愧双鸥:惭愧于自己像海鸥一样自由飞翔。
- 夜杯应化:夜晚饮酒仿佛可以成仙。徐君剑:徐文长(即徐霞客)的剑。若留:好像还在保留着。
- 还疑:仍然怀疑。采薇路:采薇者之路,即隐者的出世之路。魂魄一来游:魂魄再次来到人间。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开篇,用“招隐推名岳”和“栖灵俨故丘”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寻找隐居之人的情景,同时暗示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和追求。接着,通过对“人奄随露尽”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而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象,如“月寂台难旦”和“松深寺易秋”,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四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入林怀二凤”“遵渚愧双鸥”等词语的应用,表现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和自由精神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束缚的不满和反抗。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隐居、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