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使秋华歇,行歌思不穷。
鬒发看从变,缁尘笑屡蒙。
兴来言采社,迹往类飘蓬。
薄禄何须恋,微官亦未工。
时方妒贾谊,俗或诮扬雄。
解佩江堪涉,乘查路讵通。
矢心同丧马,结意向冥鸿。
用世甘瓠落,还山栖桂丛。
秋暮述怀
【注释】
坐使:使得。
行歌:一边走一边唱歌。
鬒发:黑发。
缁尘:黑色衣服的尘埃。
兴来:兴致起来的时候。
采社:采集谷物,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
迹往类飘蓬:足迹已经过去,就像飘荡的蓬草一样。
薄禄:微薄的俸禄。
言采社:指采集谷物祭祀。
乘槎路讵通:乘槎(zhā)之路岂能通行。槎是木筏,传说为仙人乘槎渡过天河。
丧马:比喻志向远大而遭遇不幸。
冥鸿:即“冥鸿”典故。相传有一只神鸟名“冥飞”和一只叫“归”的鸟相随飞去,后来“归”失群,只身飞回,因以喻高洁之士或隐者。
用世:在世上任职、服务。
甘瓠落:甘于被弃置不用。
还山:回归山林。
栖桂丛:生活在桂花树下,形容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张宪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伤之情。诗人通过抒发自己对名利看淡、渴望归隐的心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讽刺。
首联:“坐使秋华歇,行歌思不穷。” 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因为追求名利而忽略了秋天的美丽,以至于失去了美好的时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得失的感慨和无奈。
颔联:“鬒发看从变,缁尘笑屡蒙。” 诗人回忆自己的年轻时光,头发黑亮如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黑色的尘埃覆盖了曾经的辉煌岁月。这两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莫测。
颈联:“兴来言采社,迹往类飘蓬。” 诗人感慨自己虽然有着高尚的理想和抱负,但在现实面前却无法实现。足迹已经过去了,如同飘荡的蓬草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挣扎。
尾联:“薄禄何须恋,微官亦未工。” 诗人认为,即使拥有微薄的俸禄和官职,也不需要过于执着和留恋。相反,应该追求高远的理想和抱负,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功名利禄。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理解和追求。
最后两句:“时方妒贾谊,俗或诮扬雄。” 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他认为当时的人嫉妒贾谊的才华和成就,但同时也嘲笑扬雄的才能和贡献。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渴望归隐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远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