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是承恩赐,园因选胜开。
像崤山并凿,穿渭水萦回。
鸟接平津散,花移籞宿来。
曲旃疏绣户,悬榜跨瑶台。
窦氏方通客,梁家更爱才。
绮罗高宴会,珠履尽趋陪。
今日欢犹续,当年宠易裁。
从思汉城隐,讵遣雍门哀。
注释:
第是承恩赐,园因选胜开。
像崤山并凿,穿渭水萦回。
鸟接平津散,花移籞宿来。
曲旃疏绣户,悬榜跨瑶台。
窦氏方通客,梁家更爱才。
绮罗高宴会,珠履尽趋陪。
今日欢犹续,当年宠易裁。
从思汉城隐,讵遣雍门哀。
翻译:
第是承恩赐,园因选胜开。
就像崤山一样被凿开,穿渭水蜿蜒曲折。
鸟接平津分散,花移籞宿来。
曲旃疏绣户,悬榜跨瑶台。
窦氏方通客,梁家更爱才。
绮罗高宴会,珠履尽趋陪。
今日欢犹续,当年宠易裁。
从思汉城隐,讵遣雍门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日过庆阳伯宴乐园的景色和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首联“第是承恩赐,园因选胜开”,意思是说,这是承蒙皇帝的恩赐,于是这个园林就因为选择好的位置而开放了。这里用“第”字表示尊敬,表示皇帝的恩赐是值得尊敬和感恩的。
颔联“像崤山并凿,穿渭水萦回”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园中的景象。这里的“崤山”指的是华山,而“渭水”则是一条流经长安的河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山水环绕、风景优美的园林之中。
颈联“鸟接平津散,花移籞宿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美景。这里的“平津”指代的是京城长安附近的地区,而“籞宿”则是指那些来自各地的游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的园林景象。
接下来的五句都是描述园中的生活场景和氛围。其中,“曲旃疏绣户,悬榜跨瑶台”描绘了园中精美的装饰和华丽的氛围。这里的“曲旃”指的是弯曲的长旗,而“悬榜”则是指悬挂在树上或墙上的招牌。而“籞”则是一种古代的鞋履。通过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园中的那种高贵、优雅的氛围。
尾联“窦氏方通客,梁家更爱才”则是对园中人物的描写。这里的“窦氏”和“梁家”分别指代了不同的人物。他们都是园中的贵宾,各自有着不同的才华和风采。通过这样的描写,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这个园子的主人和他们之间的互动。
最后两句“绮罗高宴会,珠履尽趋陪”则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各种活动和氛围。这里的“绮罗”指代的是华丽的衣服,而“珠履”则是指代了贵重的鞋子。通过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园中那种奢华、热闹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园中景色、氛围以及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繁华而又不失高雅的园林景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