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西下见华容,路访桃源尚几重。
巴水涨时迷蜀道,楚云深处是巫峰。

注释

华容:地名,位于湖南省境内。
湘江西下见华容,路访桃源尚几重。
这句描述诗人在湖南西面看到华容的景色,同时表达了对古代桃花源(传说中的理想化农村生活场所)的向往和探索。
巴水:指的是嘉陵江,源自四川省,流经重庆、四川等地,最终汇入长江。
涨时:水位上涨的时候。
蜀道:古称四川道路为蜀道,是古代进入四川的必经之路。迷:迷路或困惑。此处形容巴水高涨时的艰难与危险。
楚云:指湖北一带的云雾,楚峰:指的是湖北的巫山,这里指代的是巫山高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提到的名胜。
巫峰:指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巫山山脉,因其山势奇特、云雾缭绕,而闻名于世。

译文

湘江西下见到华容,路访桃花源还几重。
巴水上涨时迷失了蜀道,楚云深处是巫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地理的诗。诗中的“华容”和“桃源”,分别代表了诗人眼中的两个理想化的地方。

首句“湘江西下见华容”直接点明了地理位置,湘江作为一条重要的河流,其西岸的自然景观成为了诗人笔下的风景画布。《华容》二字可能隐含了某种历史或文化的意义,可能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或者传说色彩的地方。诗人通过“路访桃源还几重”这一句,进一步展开了他对那个理想化地方的向往。这里的“桃源”一词,通常被用来代表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人们和谐相处,没有争斗和纷扰。诗人通过探访这个理想化的桃花源,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安宁。

第二句“巴水涨时迷蜀道”,则转向了具体的地理环境。巴水,即嘉陵江,是连接四川和重庆的重要水道。诗人在这里用“涨时”这一动态描写来表达巴水上涨带来的困难和危险。这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具体。然而,尽管面临困难,诗人并没有放弃探寻,而是继续前行,这反映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楚云深处是巫峰”,则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遥远且神秘的领域。楚云,指的是湖北一带的云雾,巫峰则是湖北西部的巫山山脉。这里的“深处”,强调了巫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对这片神秘地域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感。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历史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