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尘吹阻盍簪,宣游曾共楚江潭。
赠兰何似攀杨柳,佩取芳心报日南。
将入滇折兰赠吴二纯叔 海上的尘烟阻碍了我们相聚,你我共游楚江时情意深长。
赠兰花何似攀登杨柳?我要取其芳香献给你,报答你对南方的深情厚意。
海上尘吹阻盍簪,宣游曾共楚江潭。
赠兰何似攀杨柳,佩取芳心报日南。
将入滇折兰赠吴二纯叔 海上的尘烟阻碍了我们相聚,你我共游楚江时情意深长。
赠兰花何似攀登杨柳?我要取其芳香献给你,报答你对南方的深情厚意。
诗句释义: 1. 鸿胪主人索诗因缀赠篇:鸿胪是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这里的“鸿胪主人”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者使者。索诗即请求对方赠诗。因为被索诗,所以作者便应允了这一请求,并因此创作了这首诗。缀赠篇即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润色,使之更适合作为赠答之诗。 2. 凤阙芳年步,鸿胪旧藉传:凤凰门(凤阙)代表着尊贵和辉煌,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显赫的场合或人物。芳年指美好的年华,步则表示行走于其中
【解析】 “结客”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宴风气,即以文会友。“吉祥寺”,为唐代长安城内的著名寺院,是当时文人墨客常集之地。此诗是诗人游览吉祥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佛祖的虔诚敬仰之情。 第一句“落日帝城隈”,写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来到长安城的一角——吉祥寺前。这里用了一个“落日”的字眼,既点明了时令,又暗示了时间之长和游兴之足。 第二句“摩霄梵宇开”,描绘出了吉祥寺高耸入云、宏伟壮观的景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诗词原文: 早就渊明里,年年九日杯。 竹深聊自径,花发复谁台。 避世阴阳逼,怀人木叶哀。 餐英应不老,但遣白衣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九日柬张子醇》中的第一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他对陶渊明的向往之情。 1. “早就渊明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渊明,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瑞雪识喜 台云书乍歇,泽雪祷还来。 萧苪薰犹焰,琼瑶花已开。 礼同郊外卜,歌待郢中催。 穑事先春望,嵩呼振地回。 释义: 瑞雪兆示着喜悦, 台云的书卷刚刚停歇, 泽边的雪祈祷又归来。 萧瑟的草木依然散发着香气, 琼瑶般的花朵已经绽放。 祭礼如同郊外求神, 歌声期待郢中的催唤。 农民们已经开始了春耕, 他们抬头仰望嵩山,感受大地的回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忙的景象
【注释】: 关西壮游赠张子:关西,即函谷关以西,这里指陕西地区。唐藩裔,指唐朝的皇族后代。英传汉尉流,指汉朝的尉迟敬德曾为唐朝效力。北风辞蓟晓,指的是告别蓟门(今河北蓟县)清晨的凉风。西月向关秋,指的是夕阳向西,秋天来临。浩啸提金错,指挥舞长剑高歌,意气风发。 【赏析1】: 这首诗是诗人在告别友人时所写。诗中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景色和心情。首句点明离别之地和原因,第二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为他的同年进士郏荐和送行到山东,并为刘阁老的墓营葬而写的。 第一句“新裁绿袍使,遥捧紫书行”,描述了郏荐和作为朝廷使者的新装和行动,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任务的认真态度。 第二句“北阙方同侍,东山感独征”,表达了郏荐和在朝中的地位和他将要独自前往东山的感慨。 第三句“诗书瞻孔邑,旌节启王程”,描绘了郏荐和在孔庙(孔子的庙宇)学习诗歌和书籍的场景
这首诗是怀程惟光大兴隆寺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第一句: "之子栖兰若,飘飘尘外仙。" - 子:此处可能是指作者本人或其友人。 - 栖兰若:在佛教中,“兰若”指清净的寺庙或修行之地,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遁入深山之中修行的意境。 - 飘飘:形容诗人如同神仙一般,超脱世俗,自由自在。 - 尘外仙:意味着诗人已经脱离尘世纷扰,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二句: "自应甘沈病
我曾在虞山泛舟,登临时夕阳西下。 雨雾蒙蒙迷离岸边的柳树,春风徐来隔岸的花儿随风摇曳。 无奈滞留在这座京邑之中,岁月蹉跎令人伤悲。 张骞当年扬帆远航,期待着早日重逢故人
《怀胡长沙》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长安飞雪的夜晚送别友人的情景。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1. 长安飞雪夜,载酒送君行 诗意解读:在长安的夜晚,雪花纷飞,诗人用美酒为友人送行。 译文:长安的夜空里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在雪中举杯为您送行。 赏析:此句以“飞雪”点明时间与环境,营造了一种寒冷而清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2. 见雁愁无那
【注释】 苒苒:形容时间过得快。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愧题王粲赋,空上庾公楼:惭愧自己只能写下王粲的赋文,而无法登上庾亮所建的高楼。 黄菊杯仍把,青天月欲留:手中拿着酒杯,看着明亮的月亮。 终夜绕长洲:整夜都围绕长洲。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张士弘家登高的感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写节序已过重阳,时近秋深,诗人因有感于时序迁变,遂作登临之游;后四句抒怀,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如古人一样,留下不朽之作
注释: - 秋入枫林霜叶零:秋气进入枫林,树叶上的露水凝结成了霜。 - 劳劳吴楚此孤亭:这寂寞孤独的亭子位于遥远的吴地和楚地之间。 - 阶前湖水环双碧:台阶前面的湖水环绕成双,呈现出碧绿色的美景。 - 槛外庐山送远青:栏杆外远眺的庐山云雾缭绕,呈现一种苍青色的远山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枫林、湖面、远山等景物,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注释】临江驿:即临江驿,在今湖北武汉市附近。驿路:驿站的道路。汉阴:指长江。洞庭秋气:洞庭湖秋天的寒气。转萧森:转得凄凉、萧条。吴关:泛指江南一带的门户关塞,也指江苏、浙江等地。三千里:形容远大,此处指吴门一带与故乡相隔遥远。清光:明月之光。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凝练质朴,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驿路临江接汉阴,洞庭秋气转萧森
注释 华容:地名,位于湖南省境内。 湘江西下见华容,路访桃源尚几重。 这句描述诗人在湖南西面看到华容的景色,同时表达了对古代桃花源(传说中的理想化农村生活场所)的向往和探索。 巴水:指的是嘉陵江,源自四川省,流经重庆、四川等地,最终汇入长江。 涨时:水位上涨的时候。 蜀道:古称四川道路为蜀道,是古代进入四川的必经之路。迷:迷路或困惑。此处形容巴水高涨时的艰难与危险。 楚云:指湖北一带的云雾
【注释】寇:指金军。杂诗:即《杂感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其四:序数词“其”字,表示对前面所提内容的承接。这诗写金人入侵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宋金战争中,与兄长一起抗击外族侵略者的故事。全诗从战前准备写起,到城破马逃结束。诗中通过生动的场面和细节描写,表现出将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首句中的“年少轻生不畏擒”,表现了将士们年轻气盛、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
``` 江边结网为求鱼,谁道渔人亦献俘。 要取银牌将换酒,凯声乘醉入吴歈。 ``` 译文 江边撒网只为捕到鱼,谁说渔夫也会献俘虏? 想要换取银牌来换酒,凯歌高奏醉酒游吴地。 注释 1. 江边结网为求鱼:在江边撒网捕鱼,以期得到鱼。 2. 谁道渔人亦献俘:谁说渔夫不会为了食物而向敌人投降或提供俘虏? 3. 要取银牌将换酒:想要通过交易获取银牌作为交换,用这些银牌来换取美酒享受。 4.
诗句释义与译文: 拔戟先驱获必双,日高腥血染娄江。 齐师三百称骁勇,气夺吴儿欲树降。 注释: 1. 拔戟先驱获必双:拔起兵器作为先锋,必然能够获得胜利和双重收获。 2. 日高腥血染娄江:太阳升高时,血腥染红了娄江水。 3. 齐师三百称骁勇:齐国军队有三百人,他们自称为骁勇无比。 4. 气夺吴儿欲树降:敌军的气势压倒了吴国士兵,他们打算投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