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邻西晋寺,门对大茅峰。
刘向传经处,空斋落夜钟。
【注释】:
过句曲山,即句曲山。在今安徽和县东南。刘向(约公元前77一前6)西汉经学家,文学家。曾从师于扬雄、严君平,学《易》。又受业于太史令尹默,学《礼》《公羊传》《谷梁传》等,为西汉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又作《洪范五行传》。
西晋,即西晋朝,公元265年—316年,司马炎建立。大茅峰:指大茅峰寺。茅峰山位于句曲山西麓,因山上多茅草而得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空斋落夜钟:寺院的僧房空无一人,只有夜晚敲钟的声音传来。
【赏析】:
首联点出句曲山的所在,以及它与大茅峰的地理位置关系。“门对”,表明了刘生家门的地理特征。刘向(约公元前77一前6),西汉经学家、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整理古代文献,对《易》《书》《诗》《礼》《春秋》五经进行训诂,并撰有《七略》《别录》等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颔联写刘生家附近的大茅峰和西晋寺。“刘向传经处”,说明刘生出身于一个重视儒学的世家,其家族与刘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刘向作为西汉著名的学者,他的学说和著作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刘生的生活环境。“空斋”二字,既表明了寺院的清寂,也暗示了刘生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落夜钟”,则描绘了夜晚时分,寺庙里回荡着悠扬的钟声,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
尾联以“空斋落夜钟”收束全诗,表达了刘生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刘生对佛教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寺院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刘生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