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将防秋力已殚,年年遣戍出长安。
宾鸿声断传书少,铁骑蹄穿践雪寒。
止见亚夫屯细柳,不闻介子斩楼兰。
欲知塞外思乡泪,为赋军中行路难。

诗句释义

1. 首句“汉将防秋力已殚,年年遣戍出长安”:

  • 汉将:指的是汉朝的将领。
  • 防秋:指在秋天时进行边境防御。
  • 力已殚:力量已经用尽。
  • 年年遣戍出长安:每年都会派出士兵前往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2. 第二句“宾鸿声断传书少”:

  • 宾鸿:此处可能是指候鸟或归雁,通常用来比喻思乡的游子。
  • 声音中断:意味着通信不畅或书信稀少。
  • 传书少:说明信息传递困难,书信不多。

3. 第三句“铁骑蹄穿践雪寒”:

  • 铁骑:装备精良的骑兵。
  • 蹄穿践雪寒:形容马匹踏过冰冷的雪地,马蹄深陷。
  • 暗示严寒的环境以及战事的艰苦。

4. 第四句“止见亚夫屯细柳,不闻介子斩楼兰”:

  • 亚夫:指汉代名将周亚夫。
  • 屯细柳:驻扎在细柳之地。
  • 不闻:未曾听闻。
  • 介子:指张骞,西汉时期的使节,曾出使西域。
  • 斩楼兰:楼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张骞曾受命出使楼兰,但未能成功返回。

5. 末句“欲知塞外思乡泪,为赋军中行路难”:

  • 塞外:这里可能指边塞之外,即边疆地区。
  • 思乡泪: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因远离家乡而流下的泪水。
  • 为赋:创作诗篇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 军中行路难:描述了军中生活的种种艰难困苦,如征途遥远、物资短缺、战事频繁等。

译文与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军人在边塞艰苦环境中思乡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汉将的无力防御、军马的艰难跋涉、边疆的寒冷严酷以及个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一个军人在边塞前线的孤独、艰辛与哀愁。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同时也赞美了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