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邑官闲莫厌卑,昭阳山下正花时。
愁中襆被辞兰省,梦里挥毫忆凤池。
淮海潮声流别恨,都门柳色赠离枝。
汉庭才子多承谴,立马须瞻董相祠。
【注释】
佐邑:辅佐地方。
兴化:地名,今属福建省。
愁中:指被贬谪时的心情。
兰省:翰林院,古代皇家的文官机构。
挥毫:挥笔作诗。
流别恨:离别时的哀愁。
都门柳色:京城长安的杨柳色。
董相祠:东汉董贤曾任丞相,故长安城有董相祠。
【赏析】
这首诗是送朋友陈兵曹赴任兴化的一首七律。诗写友人被贬,自己却要前去迎接,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全诗以“愁”字贯串始终,表达了作者在送别朋友时的矛盾心情。
诗的第一句说佐邑官闲莫厌卑,昭阳山下正花时。意思是说,辅佐地方的官儿不要嫌官小卑微(因为此时正值花开时节),昭阳山下正是赏花的时候。这两句是说,虽然现在官职卑微,但这是暂时的。
第二句“愁中襆被辞兰省”,意思是说,忧愁之中,只好把包袱中的被子扔下,告别朝廷。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被贬而感到悲伤、痛苦的心情。
第三句“梦里挥毫忆凤池”,“凤池”指凤凰池,唐宋时期皇帝的禁苑,此处指翰林院。这一句的意思是,在梦中也挥笔写下怀念翰林院的回忆。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及被贬后的忧伤心情。
第四句“淮海潮声流别恨,都门柳色赠离枝”,意思是说,听到淮海潮声,想起别离之苦;看到长安城的杨柳,想到即将离别的朋友。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听到淮海潮声和看到长安城杨柳时所产生的悲凉之情。
第五句“汉庭才子多承谴,立马须瞻董相祠”,意思是说,汉代的文才之士多受牵连遭罪,我马上要前往董相祠看望朋友。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被贬的情景以及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