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出处何尝定,为恋明时更起家。
路指两乡纡宦辙,江分八月引仙槎。
峰回雁信传来易,岁晚兰芳欲寄赊。
到忆燕昭台上望,楚天西尽是章华。

诗句释义:

  1. 子约方有南役而余亦将北上作 - 这是第一句,”子约”是指某个人或某物,“方”是“正、正在”的意思,这里指这个人即将开始南方的差役;“余亦将北上作”,意味着作者自己也将开始北方的事务,准备去北部。
  2. 自怜出处何尝定 -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出生地的不确定感。”自怜”是自我怜悯,表示自我安慰;”何处常定”,意为出生地在哪里并不重要或者固定。
  3. 为恋明时更起家 - “为”是”为什么”的意思;”恋”在这里是留恋、思念的意思;”明时”通常指代一个时代或时期;”更起家”意味着由于对当前时代的怀念,而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重新开始生活。
  4. 路指两乡纡宦辙 - 这句描述了作者为了公务不得不在两个方向之间往返奔波,”纡宦辙”意指官场上的曲折迂回。
  5. 江分八月引仙槎 - 这里的“江分”指的是长江的水道;“八月引仙槎”中的“仙槎”是指神话中用来载人的神舟,这里比喻为一种神奇的旅行方式。
  6. 峰回雁信传来易 - 这句话描绘了雁群归来的场景,雁飞回时,信件也很容易传递。
  7. 岁晚兰芳欲寄赊 - 这里的“赊”指的是赊账,即无法立即交付的物品,“兰芳”可能指的是兰花的香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岁末时分,通过赠送兰花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种愿望只能寄托在无法即刻送达的信物上。
  8. 到忆燕昭台上望 - “燕昭台”是中国历史上燕国国王燕昭王所建的一座高台,这里借指一个高处以远望;“章华”是古代楚国的一个地方名,这里指楚国的楚天。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故国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我与别人一起前往南方服兵役,而我即将北上处理公务。
我对自己的出身地感到不自信,因为我热爱这个时代而决定离开。
我在两条路上来回奔波以完成公务,我在八月分的时候像神仙一样乘着船只出行。
当山峦回响着雁群归来时,我的书信也能轻松地传递过去。
到了年底,我想要通过赠送兰花的方式来寄送我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种愿望只能寄托在不能即刻送达的信物上。
每当我想起燕昭台上的远望,我就会怀念那个遥远的国度,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现在和未来的复杂情感。从南北奔波的公务到个人情感的抒发,从对故乡的依恋到对国家的忧虑,诗歌贯穿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