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新开越水东,瀛洲似与海门通。
谈经直采先秦上,文学多陪后乘中。
一自西京辞宿卫,遂令南国奉馀风。
几人修刺怀衣袖,犹恨无从谒孔融。

【注释】

宪府:官署名,指御史台的左、右司。

越水东:泛指江东一带,因越王勾践曾驻兵于此,故又称吴江。

瀛洲:即瀛洲宫,在今江苏苏州市内,相传为周穆王游览之所。

直采:径直引用。

文学:指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后乘:后妃的车队。这里借指孔融的家族。

西京:指长安。汉高祖曾以秦为西京。

南国:指南方。

修刺:拜谒。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将到孔融家乡拜访孔融,表达对友人的敬慕与不舍之情。全诗一气呵成,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宪府新开越水东,瀛洲似与海门通。”首句点明时间,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宪府”,御史台的左、右司,是朝廷中执掌刑狱的机关。“新开”表明新官上任;“越水东”则暗示孔融在江东一带。“瀛洲”,即瀛洲宫,传说是周穆王游览的地方,这里借指孔融家族的荣耀之地。“似与海门通”,意味着孔融的家族声望如海门一般广阔。

“谈经直采先秦上,文学多陪后乘中。”颔联进一步写孔融的家世。“谈经”,指谈论《易经》,孔子曾说过:“文王得《易》之德,孔子有言‘文王甚得《易》中之道’”(《周易·系辞下》)。“直采”即直接引用。“先秦上”指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论学说,这里是说孔融家族世代传习儒家经典。“文学多陪后乘中”,意思是孔融家族世代担任文职,与后妃的车队一起出行,这里的“后乘”指的是皇后的车队。“陪后乘”,即陪同后妃乘坐的车驾,这既显示孔融家族的荣耀,也体现了诗人对孔融的崇敬之情。

“一自西京辞宿卫,遂令南国奉馀风。”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孔融离开京城西京(洛阳)的感慨,以及对其南下后的祝福。“一自西京辞宿卫”,意思是自从孔融离开京城西京以来。“宿卫”是指皇宫禁卫,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地位尊贵。这里暗指孔融曾在西京受到皇帝的重用。“遂令南国奉馀风”,意思是孔融南下后继续传播他的学说和风范。“南国”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

“几人修刺怀衣袖,犹恨无从谒孔融。”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孔融的怀念之情。“修刺”即拜访,“袖”在这里指袖子,因为古代拜见他人时常常要行礼致意,所以袖子里会塞满礼物,以便行礼时展示。“怀衣袖”即抱着袖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准备拜谒孔融的情景。“从何谒”,即不知道如何去见他。“孔融”,即孔文举,字文举,东汉时期的名士。他是孔子的后代,孔融家族世代传习儒学,深受后世尊崇。

整首诗通过送别之际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孔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家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孔融家族的敬仰。诗句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