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细雨落缤纷,向晚清光散彩云。
自是广寒贪皎洁,不随巫峡傍氤氲。
高楼张宴停杯待,别馆吹箫度曲闻。
玉箸深闺啼少妇,关山终夜望夫君。

【注释】

朝来——早晨来临。

细雨落缤纷:形容小雨如烟,纷纷飘洒。

向晚清光散彩云:傍晚时分,阳光透过层层的彩云,散射成一片片的光影。

自是广寒贪皎洁:自己是因为喜爱皎洁的月色,才不跟随着巫峡边的氤氲之气。

张宴停杯待:举办宴会,停下杯子等待。

别馆吹箫度曲闻:别馆中吹奏着箫乐,曲调悠扬传遍。

玉箸深闺啼少妇:用玉筷子沾泪,在深深的闺房内哭泣。

关山终夜望夫君:在关上和山峦之间整夜地思念丈夫。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诗,以景起兴,以情结篇,全诗意境幽美,含蓄蕴藉,语言优美而富有音乐感。

首句“朝来细雨落缤纷”,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美丽画面——蒙蒙细雨,纷乱飘洒。诗人用“细雨”来形容雨丝细小而密布,给人以柔和的感觉;用“缤纷”来形容雨珠落下的样子,形象生动。接着,“向晚清光散彩云”,将时间推移到傍晚,阳光透过层层的彩云,洒下一片明亮的光辉,给大地增添了几分温暖。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宁静、美好的背景。

颔联“自是广寒贪皎洁,不随巫峡傍氤氲”,则转入对主人公的描绘。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她不仅喜欢明月本身的美丽,更偏爱那种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的静谧氛围。因此,即便身处巫峡的氤氲之中,她也愿意独自欣赏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这里的“广寒”指的是嫦娥居住的月宫,“巫峡”则是古代长江三峡中的一个著名景点。诗人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既表现了主人公对明月的痴迷之情,又体现了她的高洁品质。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场景。她在高楼之上举办宴会,尽情畅饮,与友人畅谈。而在别馆中,她吹奏着箫乐,曲调悠扬,仿佛要将所有的忧愁都抛诸脑后。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充满欢乐与希望。

尾联“玉箸深闺啼少妇,关山终夜望夫君”,则转向对主人公的倾诉。她用玉筷子沾泪,在深深的闺房内哭泣,声音凄厉而哀婉。她在关上和山峦之间整夜地思念丈夫,期盼着他能早日归来。这些句子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整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主人公与月亮、巫峡和关山等元素相结合,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