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斋避客处,解榻迟君时。
稍觉形容改,将无梦寐疑。
酬心谁把剑,揽涕独题碑。
辞乏中郎妙,空惭有道知。
诗解
萧斋避客处:萧,形容房间清冷、安静;斋,指书房。这里描绘的是诗人为躲避客人而选择的安静之所。
解榻迟君时:解,解开;榻,床。意为在客人到来时,特意为他打开了床让座。
稍觉形容改:形容,指人的外貌;改,改变。这里指的是因为长时间未见,诗人觉得王维桢的容貌有所改变。
将无梦寐疑:将,如果;无,表示假设;梦寐疑,指因长时间未见而产生疑惑。
酬心谁把剑:酬,报答;心,心意;谁,指谁;把,持;剑,指剑术或武艺。这里可能是说诗人通过武术来表达对王维桢的敬意和感谢。
揽涕独题碑:揽,擦;涕,眼泪;题,题字;碑,碑文。这里可能是说诗人因为思念王维祯而流泪,独自在碑上题字以示纪念。
辞乏中郎妙:辞,言辞;乏,不足;中郎,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妙,精彩绝伦。这里可能是在谦虚地评价自己的言辞不够完美,比不上蔡邕的文笔。
空惭有道知:空,徒然;惭,羞愧;有,拥有;道,道理、技艺。这里可能是说自己虽然有才华,但不足以与王维祯相比。
译文
在萧瑟的书房中躲避客人,特意为你打开床铺让你休息。你回来的时候,我注意到你的面容有了变化,不知道你是否还像以前一样。我以武术来表达对你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你却已经不在人世了。我虽然有才艺,但与你相比仍显不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维桢久别重逢时的复杂情感。从“解榻迟君时”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到来感到高兴,并特意为之安排了舒适的环境。然而,当看到友人的容貌发生了变化(“稍觉形容改”),诗人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思念和疑问(“将无梦寐疑”)。为了表达这种复杂的情绪,诗人选择了武术作为媒介,通过武术的展示来向王维桢表达他心中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最后一句“空惭有道知”则反映了诗人虽有才华,但与友人相比仍有所不及的谦逊态度。整首诗既有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也有对自身才华的自谦反思,充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