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才难合,忧时病易侵。
形全应验玉,药误为投金。
扪雀生前径,啼狐死后林。
却怜遗令日,指季独伤心。

【注释】

稀世:稀薄的世上。

忧时:忧虑时事。

形全:指身体完好无损。

药误:指服药不当。

扪雀:捉麻雀。

啼狐:指狐狸的叫声。

却怜:却更可怜悯、惋惜,这里指可怜那些死去而遗命的人。

季:指季子,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字子产,郑国相国。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友的诗,写诗人对友人的追慕与哀伤之情。前四句写友人的才德和为官时的操守,后六句写其身后遗令,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怀念和惋惜。

“稀世才难合,忧时病易侵”。意思是说,天下难得的才能难以找到,而忧时之病容易侵袭身心。这句是总起,点出诗人所思念之人的非凡才华和不幸遭遇。“形全应验玉,药误为投金。”这两句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没有受到损害,就应当像宝玉一样珍贵,可是却被误用成了金子。“扪雀生前径,啼狐死后林。”意思是说,在生前人们喜欢捕捉小动物,而在死后则喜欢寻找狐狸。这两句是说,人们活着的时候喜欢捕捉小动物,死了以后又喜欢寻找狐狸,而人的生命也如同这些小动物或狐狸一样短暂和脆弱。“却怜遗令日,指季独伤心。”最后两句是说,现在只能可怜那些遗命的人了,只有季子一个人独自伤心。这两句是说,现在的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于遗命的人已经不闻不问了。季子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字子产,郑国相国。他为人正直廉洁,深得百姓爱戴,死后百姓为之痛哭,他的名声也传遍了天下。然而他却遭到小人的诬陷,被楚平王杀害。这首诗就是作者追忆这位贤臣时写下的。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开头四句,直抒胸臆,慨叹贤人的才德高洁而遭逢不幸;接着四句,进一步描写贤人遭逢不幸的原因;结尾四句,抒发感慨,对贤人的死表示哀悼。通篇议论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对贤人的无限崇敬和对奸佞小人的无比愤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