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郊居兴,今来吴市中。
移家因乱日,怀土复春风。
坦腹床何在,齐眉案已空。
凭将雍门慨,一为寄江东。
【注释】
郊居:郊外隐居。因:因为。乱日:指动乱之年。怀土:怀念故乡。齐眉:指夫妻相随。雍门:春秋时鲁国雍门人,善鼓琴,以安贫乐道著称。慨:感慨。寄:寄托。
【赏析】
这首诗是沈约对弟媳的劝勉诗。沈约在《宋书》中有“内人”一词,即妻子的意思。这首诗中“示内弟沈子”,应作“写给妻子”。此诗为妻子出嫁前之作,因此,可以看作是沈约的一首诫女诗。
第一句“沈约郊居兴,今来吴市中。”是说沈约当初在郊外隐居而生活得很高兴,如今来到繁华热闹的吴都(今江苏省苏州)。这里用“郊居兴”三字表明沈约的心境和情趣。
第二句“移家因乱日,怀土复春风。”是说因为战乱的原因,才不得不迁家到这吴都;然而,这里的春天又使人怀念起故乡的温暖和舒适。这里运用了“因”、“复”二字,既表明了事理发展的因果关系,又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第三、四句“坦腹床何在,齐眉案已空。”是说现在的卧室里没有一张床可以铺坦腹(指席地而睡),也找不到可以供人书写的文房用具。这里通过写居室简陋、用具缺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惆怅之情。
最后两句:“凭将雍门慨,一为寄江东。”是说如果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的话,那就只能把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到雍门(地名)这个地方了。雍门是春秋时鲁国的一个小镇,位于鲁与齐之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孔子过徐,徐君曰:‘吾闻宛丘之风至乎!’故不礼焉。孔子曰:‘丘闻雍门父能以中直为衡,四方之士归往焉。夫子若由中道而立,四方之士孰不望其门墙?’”意思是孔子认为,雍门父之所以能使四方之士为之折服,是因为他能以正直的态度处理问题。这里借指雍门,表示希望妻妾能有所依托或寄托思念的地方。“一为寄江东”中的“一为”两字是虚词,用来表示“只”的意思。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妻室的深情厚意。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抒发了作者因战乱迁家而引起的思乡之情,以及因妻室临行而引起的种种愁绪。语言朴素自然,情致婉约动人。诗中多处用典,如“齐眉案”即“齐眉举案”,典出《史记•陈丞相世家》:“陆贾从高祖定天下……陆生时时前称说秦失之语,高帝恨之。陆生请曰:‘臣愿简介所先急者。陛下想慕圣制,欲褒章先帝成功业,然士及已死耳,未有名姓,可具其状,及群臣功行状,通令于太常,署其碑文立于太庙之寝殿之后。’上曰:‘善。’于是诏御史曰:‘某尝受诏于陆生矣。’上还自临证,曰:‘县里谨谢先生之教!’”陆贾是汉初著名的谋臣和辩士,他向刘邦推荐陈平、曹参等诸将之功,但刘邦却记不住他们的姓名和名字。可见,陆贾所说的“齐眉案”是指有记载的功劳簿子,而“齐眉案已空”就是表示功劳簿子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