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共闻江夏,今谁谒汉京。
未摅三策对,曾草万言成。
考谥由贤媛,留丧迟友生。
颓龄奚恨促,不死是荣名。

【解析】

此诗是悼念友人黄得之之作。诗人在《吊黄君墓》一诗中对黄得之的才华与人品进行了高度评价:“吾友生贤良,文才冠今古。”本诗首联写“早共闻江夏”,意谓早年相识,并曾共同听闻黄得之于江夏的名声,而今日却已无法相见;颔联写“今谁谒汉京”,意谓如今谁还能谒见汉代京城长安?颈联点出黄得之的死因,尾联抒发感慨,意谓年老之人又有何遗憾呢?不死就是最大的荣誉。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黄得之的七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联“早共闻江夏,今谁谒汉京?”意为“早年就闻名于江夏,而今又有谁能谒拜汉朝京都长安?”诗人通过“早共闻”、“今谁谒”的对比表达自己对友人生前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死后的惋惜之情。

颔联“未摅三策对,曾草万言成。”“未”字承上启下,既指“未”有“未曾施展”之意,又暗示友人一生为国为民,未能有所作为,“曾”字则是指“曾经”的意思,表示其生前为国家、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策”“万言”则指其生前所献献的策略和论述。这两句既是对好友生前的追忆,也是对其生前所作所为的赞扬。

颈联“考谥由贤媛,留丧迟友生!”意为“他生前以贤淑的品格获得朝廷的褒奖,死后留下遗容供后人瞻仰,但友人的葬礼却是延后举行”。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尾联“颓龄奚恨促,不死是荣名!”意为“衰老的岁月不嫌短促,能够生存就是最大的荣耀”。这两句是对诗人自己的感慨,同时也是对友人的赞美和怀念。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他对友人生前所做贡献的肯定以及对其生命价值的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