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燕城泪,闻君返故乡。
草间逢鹿扰,松际有乌翔。
宦忆中郎省,辞当七子场。
名成身见累,浑欲弃青箱。
【注释】
燕:今北京。中郎省:指东汉初年,光武帝的叔父中山靖王刘胜任中郎将,他死后,他的子孙都住在洛阳,所以后人称中郎将的后代为中郎。七子场:唐代科举考试时,应考人要写七言律诗,所以称为七子场。青箱:古代书柜的美称。“青箱”在这里代指书籍。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寄送友人王一元美返京之作。王一元美是诗人的挚友,二人志同道合。此诗前四句写自己对朋友归乡的感怀;后四句则抒写作者因仕途失意而归隐田园的愿望。全诗以“燕”、“故乡”、“草”、“鹿”、“松”、“乌翔”、“身累”等意象贯穿全篇,表达出一种淡泊、宁静、闲适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之情。
第一联:“一掬燕城泪,闻君返故乡。”“一掬燕城泪”,形容作者听到友人返回家乡的消息后,情不自禁地潸然落泪。“闻君返故乡”,点明诗人得知好友即将回到故乡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因朋友归来而感到的欣喜与悲伤交织的复杂心情。
第二联:“草间逢鹿扰,松际有乌翔。”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景象。“草间逢鹿”,意味着诗人在回家途中偶遇了一只鹿;“松际有乌翔”,则是指诗人在松树之间看到了乌鸦飞翔。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三联:“宦忆中郎省,辞当七子场。”“宦忆中郎省”,指的是诗人在宦海沉浮中,时常怀念起曾经担任过中郎令官职的日子。“辞当七子场”,则是指诗人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应举却未能得志,最终只能黯然离去的情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以及对个人才华未得到充分发挥的感慨。
第四联:“名成身见累,浑欲弃青箱。”“名成身见累”,意味着由于名声和地位的增长,使诗人感到身心疲惫,甚至有些不堪重负。“浑欲弃青箱”,则是指诗人想要放弃手中珍贵的书籍,不再去追求功名利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
第五联:“寄柬王一元美二首其一”:这是全诗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回归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作者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的独特窗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