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岭炎云路,盘江毒水津。
君方遥奉使,余是倦游人。
乡泪猿声夜,离心柳色春。
扬雄今物化,芭也欲谁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名为《送侯宪使之滇因悼杨太史》。诗中描述了作者送别侯宪使前往云南省的过程,并借此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悼念之情。下面将逐句解析此诗:

  • “站岭炎云路”:站在山岭上,面对炎炎夏日的云彩。这里的“站岭”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而“炎云”则暗示了炎热的天气和心情的沉重。
  • “盘江毒水津”:经过盘江,水势汹涌,仿佛有毒。这既形容了自然景象的险峻,也象征人生的挑战与危险。
  • “君方遥奉使”:你的远行是奉命出使,意味着责任重大,需要远离家乡。
  • “余是倦游人”:我是一位厌倦了漫游的旅人,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过往自由时光的怀念。
  • “乡泪猿声夜”:在异乡,听到猿声伴随着夜晚的泪水。这既是一种孤独的象征,也反映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离心柳色春”:春天来临,但离别的情绪让人难以割舍。柳树的绿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离别却带来了无尽的哀愁。
  • “扬雄今物化”:扬雄已经化为尘土。这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消逝。
  • “芭也欲谁论”:芭蕉也在默默地承受着离别的痛苦。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无声的悲伤和无力感,以及一种宿命般的接受。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离愁的抒发,也是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缅怀,皇甫汸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更广泛的主题相结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