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忽成捐馆,平生不问家。
旌书卿士贵,箦称大夫华。
草圣留山寺,萍踪断海涯。
藏舟向何处,那复是乘槎。
诗名《挽张允清二首·其二》,作者是明代文人皇甫汸。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并给出必要的注释:
- 奄忽成捐馆:突然间,我成了一具尸体,躺在了棺材里。
- 奄忽:突然,迅速。
- 成捐馆:变成了一具被埋葬的尸体。
- 生平不问家:这一生我没有再过问我的家庭事务。
- 旌书卿士贵:在朝廷的文书中,你的身份被标为尊贵的卿士。
- 旌书:表彰,荣誉。
- 卿士:古代官职的一种,此处指高级官员。
- 贵:珍贵,尊贵之意。
- 箦称大夫华:你的床榻上铺的是价值连城的竹子。
- 箦(zhé):古代一种轻便的床榻。
- 称:称呼,这里指用价值衡量。
- 大夫:古代官职的一种,此处泛指有身份的人。
- 华:华丽,珍贵之意。
- 草圣留山寺:你在山寺留下了你的草书作品。
- 草圣:指草书大家王羲之,这里用来赞美其书法技艺高超。
- 留:留下。
- 山寺:佛教寺庙,此处借指一个文化、艺术场所。
- 萍踪断海涯:你的行踪如同浮萍,已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 萍踪:无依无靠的踪迹。
- 断海涯:形容彻底消失在海洋之中。
- 藏舟向何处:我无法找到你的遗舟,只能带着遗憾四处寻找。
- 藏舟:隐藏或保存船只。
- 何处:哪里能找到?
- 那复是乘槎:哪里还能找到像你这样乘槎(即船)的智者或贤人呢?乘槎,古代传说中仙人乘槎渡海的典故。
- 那复是乘槎:这又怎么能和乘槎相比呢?。
- 表示对某人才华或品德的高度赞扬。
- 与乘槎相对比,强调其卓越的地位和才能。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张允清生前事迹的回顾和死后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其才华和人格的深深敬仰。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旌书”、“草圣”等,既展现了张允清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也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贡献和影响。此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