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思因秋极,禅心独夜持。
乍来行药处,曾是散花时。
空梵留支座,残经罢董帷。
东林但闻鸟,日暮怅何之。

宝林寺访徐绍卿疾不遇客思因秋极,禅心独夜持。 乍来行药处,曾是散花时。空梵留支座,残经罢董帷。东林但闻鸟,日暮怅何之。

注释: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诗题中的“宝林寺”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而“徐绍卿”则是一位与诗中情景相呼应的人物。
  • “客思因秋极”表达了诗人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受到深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人们往往会有更深的感慨和反思,这种情感在诗中被赋予了一种哲学上的深度。
  • “禅心独夜持”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修行时的心境,强调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修行状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 “空梵留支座”和“残经罢董帷”两句分别描述了佛教中的空性和经典的内容。空梵指的是佛教中的虚无概念,而残经则是对过去经典的一种纪念或总结。
  • “东林但闻鸟”则通过描写东林寺内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鸟”并非真的指鸟儿,而是暗喻生活中的各种小声音和细微之美,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 最后,“日暮怅何之”表达了诗人在一天即将结束时所感受到的迷茫和失落。这里的“怅何之”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感或对于未知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宝林寺的一次偶然访问经历,展现了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和禅宗意境,表达了对生命、修行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示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邃的心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