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空山里,重来感废兴。
寻溪迷蔓草,攀壑藉危藤。
绕树多寒鹊,燃灯止病僧。
独怜青嶂外,犹见白云层。
注释:
- 登天平废寺:登上废弃的寺庙,表达对过去历史的感慨。
- 古寺空山里:古寺位于寂静的山林之中。
- 重来感废兴:再次来到此地,感叹历史的变迁。
- 寻溪迷蔓草:寻找小溪时,迷失在蔓生的草丛中。
- 攀壑藉危藤:攀爬险峻的山壁,依靠危险的藤蔓前行。
- 绕树多寒鹊:围绕树木时,看到许多栖息的寒鹊。
- 燃灯止病僧:为生病的僧人点灯,希望他能康复。
- 独怜青嶂外:独自欣赏青翠的山峰外的风景。
- 犹见白云层:仍然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白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天平废寺的经历,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自然美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慨。首句“古寺空山里”便设定了场景,一个古老废弃的寺庙坐落在静谧的山林之中。次句“重来感废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曾经辉煌的追忆。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不仅描述了自己在寺庙中的行动,如“寻溪迷蔓草”、“攀壑藉危藤”,还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如“绕树多寒鹊”、“燃灯止病僧”,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卷。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情境之中。
最后的两句“独怜青嶂外,犹见白云层”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青嶂”是指青山,而“白云层”则形容了山峰间飘渺的云海,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暗示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古寺、山林、自然景观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