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学樊生圃,初归平子田。
蕉阴清簟上,花气绿窗前。
客每携樽往,予思借榻眠。
墙东喜相接,无用买邻钱。

【注释】樊生:指汉代张敞,字子高,汉宣帝时任京兆尹。平子:指东汉桓谭,字君山,号新刺,会稽吴人,桓氏四世为三公,其家富于财。蕉阴:竹叶遮蔽的阴影。簟(diàn):竹席或草席。客:指诗人的朋友。榻:坐卧用的矮几、小床。墙东喜相接:意谓诗人与友人居处相连接。邻钱:邻居的钱。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张子新的住宅里,看到一幅《过张子新居》的图画,便吟咏起来。首二句写自己初到新居时的情景;第三句写主人新近购置的一丛绿竹子遮荫的芭蕉树;第四句写诗人在房前凭窗所见;最后两句写主人的情意,表示愿意与诗人同住。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含蓄蕴藉,饶有趣味。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二年(761)间。诗人由长安赴江东后居此。张子新是唐代名门士族张九皋的儿子。他曾任中书舍人,因得罪宦官而贬谪出京。这首诗便是诗人在张子新的新居所作。

首联“早学樊生圃,初归平子田”。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和张子新都是从官场退隐出来的人。樊子盖是指西汉名臣樊哙,他是刘邦的开国功臣,曾随刘邦起兵反秦,被封为武成侯,食邑舞阳,故后世称他的子孙为樊侯。《史记·樊哙列传》说他“尝从张良游”,可见樊哙是位有才干的人。《汉书·张敞传》说他“少学法于父恭”,说明他有法律方面的才能。张敞任京兆尹时,政绩卓著,受到皇帝的重用。平子则是汉代学者桓谭的别号。他曾任太傅,官至新朝尚书令、卫尉,封新成侯。桓谭以善鼓琴闻名。《后汉书·儒林传》说他“善鼓琴,好吹笛,能自度曲。”可见他是一位音乐方面的行家。

颔联“蕉阴清簟上,花气绿窗前”描写的是张子新的新居室。这里既写了居室的布局,又写出了居室的环境。张子新的新居环境幽雅宜人。

颈联“客每携樽往,予思借榻眠”,则表现了作者对张子新新居的喜爱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在这里长期居住的愿望。诗人把这种愿望说得很委婉,很有情味。

尾联“墙东喜相接,无用买邻钱”,则进一步描绘了张子新的新居的优越条件。诗人在此处使用了双关语。“墙东”既可理解为张子新的住宅东面,也可理解为诗人的住所西面。“喜相接”既可理解为张子新家的房屋与诗人的住所紧挨在一起,也可理解为诗人的住所紧靠张子新家的墙边。总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即张子新的新居十分宽敞,可以与诗人的住所相邻接,无需再花钱买邻居的房子了。

此诗通过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语言朴实无华,但含蓄蕴藉,饶有趣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