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劾谢当路,因书报隐君。
从兹返初服,聊得慰离群。
棹处汀洲月,耕时洞口云。
北山期共入,那复待移文。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 先输出诗句。
- 再输出译文。
-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最后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投劾谢当路,因书报隐君。
- “投劾”指的是官员辞去官职,“谢当路”则是对权贵表达感谢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与官场的纷争或个人选择)辞去官职,并向隐居的朋友表示感激之情。
从兹返初服,聊得慰离群。
- “从兹”表示从此、从现在开始,“返初服”意味着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或职位。这里的“初服”可能是指未被贬谪时的官职。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结束之前的忙碌生活,回归到最初的状态,以此来安慰那些远离家乡的朋友们。
棹处汀洲月,耕时洞口云。
- “棹”是划船的意思,“汀洲”指的是河流中的沙洲。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船上观赏河中沙洲上的月亮,以及耕作时看到洞口云雾的情景。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追求简朴生活的心境。
北山期共入,那复待移文。
- “北山”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如山名或地名。诗人在此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愿望,“那复待移文”则是说不需要再通过书信来通知对方了。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即时相聚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告别官场后回归田园生活,与隐居朋友相聚的诗。首联表达了作者的辞官之志,二联则描绘了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三联进一步强调了与朋友相聚的重要性,四联则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