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阁何年化,馀基尚可寻。
辨灰应悟劫,投石不知心。
挂衲惟枯树,听经有旧禽。
那堪荒草处,曾是布黄金。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是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明确本诗的体裁是七绝,然后逐句分析诗句的内容及运用的手法,再结合注释和题目进行分析。
“秘阁何年化”,意思是说,这座藏书之所在何时被废弃了?“何年”指代具体时间不明。
“馀基尚可寻”,意思是说,那遗迹还可以追寻吗?“余基”指遗留下来的遗迹。这两句的意思是:那座藏书之所在何时被废弃了?那遗迹还能追寻吗?
“辨灰应悟劫,投石不知心”,意思是说,看灰烬可以知道它经历了多少劫难,投石头可以知道它的内心。“辨灰”指分辨灰尘。“灰烬”即灰。“识”,识别、了解。“知”,知道、懂得。“劫”是佛教用语,意指劫难、灾难等。“心”意为内心。“投”,抛扔。这两句的意思是:看灰烬可以知道它经历了多少劫难,投石头可以知道它的内心。
“挂衲惟枯树,听经有旧禽”,意思是说,只有枯树挂上僧衣,听经时还有老鸦。“衲”是指僧人的衣服,这里泛指袈裟。“旧禽”指旧鸟。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有枯树挂着僧衣,听经时还有老鸦。
“那堪荒草处,曾是布黄金”,意思是说,哪里经得起荒草丛生,那地方曾经是铺满金子的地方。“那堪”犹不堪,经受不住,承受不了。“黄金”是比喻,暗指金银财宝。这两句的意思是:哪里经得起荒草丛生,那地方曾经是铺满金子的地方。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观堂遗址后所作,前两联写观堂遗址荒凉,第三联写观堂遗址荒芜,第四联写观堂遗址荒凉。整首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以平淡的笔调写出观堂遗址荒凉冷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观堂遗址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