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从宦侣,一过五侯家。
门闭聊看竹,林深自落花。
池通淮水曲,亭带冶城斜。
坐得忘归趣,何因恋物华。
【注释】
①西京:指长安。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是西汉的国都。从宦侣:指与自己一起为官的人。一过:经过一次。五侯家:指东汉灵帝时的五个大官僚家的宅第。
门闭聊看竹:因无门可入,只好看看门前的竹子。
林深自落花:因树林深处,所以有花落下来。
池通淮水曲:池子旁边有淮水弯曲流过。淮水:指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至江苏省入洪泽湖,最后注入长江。冶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斜:倾斜的意思。
坐得忘归趣:坐在这里忘了回家的乐趣。物华:自然景物的美。
赏析:
此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九月十日作者同薛存义、蔡敬宗、王涯等人游赏东园时所写的两首七言律诗中的一首。
首联:“西京从宦侣,一过五侯家。”诗人以“从宦”概括了他们当时的政治地位,即做官。他们曾经是朝廷的官员,后来因罪被贬谪到外地。首句写他们曾经在长安作官,而长安正是西汉的国都,也是东汉灵帝的京城;次句说自从被贬后第一次经过五侯家,五侯就是东汉灵帝时的五大豪强。“一过”,即经过一次。“五侯家”,指的是灵帝时权臣侯览的兄弟五人的府邸,其中尤以中常侍侯览及其弟参居高位最为骄横。这里用典含蓄,意谓自己曾因得罪皇上而被贬谪。
颔联:“门闭聊看竹,林深自落花。“前一句说因为无法进去,只能看着门缝里生长的竹子;第二句写在林中深处看到花纷纷落下,说明是初秋时节。这两句写景,渲染了一种凄清冷落的气氛。
颈联:“池通淮水曲,亭带冶城斜。”上句写池子旁边有一条淮水弯曲地流过,这是写景。下句写亭子旁边有一座冶城的城墙斜斜地伸展开来。这是写实。
末联:“坐得忘归趣,何因恋物华。”尾联写在东园游玩时坐在这里竟忘记了回家,但为什么又留恋起这美好的景色来呢?这两句话表面上似乎是诗人对这次东园之行的感受,实际上却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他感叹人生易逝,光阴如流水般逝去,自己却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