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栖灵处,应多叹逝情。
门犹表东海,世已谢南荣。
飞忆乌随冢,回看马恋城。
悲心何以托,日夜垄泉鸣。

【注释】:

  1. 濑源阡二首:指晋代诗人左思的《咏史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有“门庭多荆榛,白日空悠悠”等名句。这里用其诗意。
  2. 栖灵处:安息的地方。
  3. 应:该。
  4. 东海:即东海郡,在今山东郯城东南。《史记·秦本纪》:“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秦之徙民于齐也,本人闻之曰:‘哎呀!太甚矣。’因叹曰:‘始姜太公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少。于是乃封于齐焉,地方动数百里。’”
  5. 南荣:即南荣子,战国时齐国人。《庄子·逍遥游》:“惠子曰:‘吾所谓臧者七十,而吾家资财足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庄周蹴然曰:‘何谓是邪?是乱人之性也。’”
  6. 乌随冢:传说中黄帝之妻嫘祖葬于会稽大泽中,有鸟飞来为陵墓作饰,故云。
  7. 马恋城:相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灭吴,回越都城(今绍兴)时,有神马绕城三匝不去,因名其城为马城。
  8. 悲心:悲痛之心。
  9. 垄泉鸣:指坟墓上的泉水呜咽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吊古怀贤之作。诗人借对古人的吊唁抒发自己对贤者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
    全诗从“别有栖灵处”、“门犹表东海”起笔。“别有栖灵处”,是说那些贤者死后,他们的墓地就象他们生前所居住的东海一样广大,他们的精神遗像就象他们生前所居住的东海一样伟大。“门犹表东海”,是说这些贤者的墓地就像东海的门一样高大。这两句诗既赞美了贤者的崇高精神,又暗示了贤者的不朽名声。
    “世已谢南荣”,是对贤者的悼念之情。“谢南荣”,是指贤者生前就享有崇高的地位。贤者死后,他们的名声仍然如日中天,永垂千古。但诗人却感叹贤者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无法再享受他们的声誉。“世已谢南荣”,既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深深敬意,又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担忧。
    “飞忆乌随冢”,是诗人想象自己站在坟前,看到一只乌鸦飞来停落在坟墓上的情景。“飞忆乌随冢”,既表现了诗人对贤者的深情怀念,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肃穆的景象。“回看马恋城”,诗人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贤者身后的景象。“马恋城”,是说一匹骏马在贤者的墓地上徘徊不前,似乎在留恋着什么。这两句诗通过鸟儿和骏马的形象,进一步衬托出了贤者的不朽名声和崇高地位。最后一句“悲心何以托,日夜垄泉鸣”,是说诗人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他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寄托自己的悲伤,只能在夜晚听到坟墓上的泉声来安慰自己的心灵。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紧迫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