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含厌官舍,摩诘爱禅林。
空水澄秋处,沧洲寄兴深。
封章违揽辔,交契在鸣琴。
要识穷通理,惟馀寂灭心。
积善寺访唐侍御谪居
罗含厌宫舍,摩诘爱禅林。
空水澄秋处,沧洲寄兴深。
封章违揽辔,交契在鸣琴。
要识穷通理,惟馀寂灭心。
注释:罗含:指唐代诗人罗隐(833-909),字昭谏,东晋新吴(今江苏无锡)人,曾任著作郎。他厌倦官场生活,喜爱隐居山林的生活。摩诘: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他曾出家为僧,喜欢佛教禅宗。秋:秋天的景色。沧洲:即沧海中的沙洲,泛指荒凉的地方。封章:封上奏章。揽辔:拉紧马缰,比喻掌握政权或领导工作。鸣琴:弹琴,喻指清高自持。要识:了解。穷通:指仕途上的得失,也指人生的穷尽和通达。唯:只有。寂灭:佛教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物以抒情,托物言志。《全唐诗》收此诗时题作《积善寺访唐侍御谪居》,从“罗含”二字看,当是作者在积善寺拜访被贬的唐侍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仕途得失的理解。首联写罗含厌倦官场生活,喜爱隐居山林的生活;颔联描写了空水澄秋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沧洲寄兴深深的情感;颈联写罗含出仕后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治理国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尾联写罗含明白人生有得有失,只有超脱名利才能达到精神的升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