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登高处,荒台引望遥。
雁闻淮海尽,花见鲁门飘。
市酒无遗赠,村居但采樵。
离魂归未得,应待楚人招。

【注释】东昌:古地名,今山东省聊城市。登高:登上高处。荒台:破败的台子。引望遥:远望。淮海:指淮河和大海。鲁门:即泰山之门。无遗赠:没有赠送的东西。村居但采樵:只能到山里去砍柴。楚人招:楚国的人邀请他回去。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东昌时所作。全诗写客中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寄人篱下的凄苦心情。首联“客路登高处”,点明游子行旅艰难,身在高处仍不免有孤寂之感。第二联“雁闻淮海尽”以鸿雁传书为喻,暗示战乱不断,消息隔绝,思乡情切;“花见鲁门飘”则借春花飘落来比喻自己身世飘零,无所依托。第三联“市酒无遗赠”“村居但采樵”进一步写出了作者生活的艰辛以及与亲友的疏远。末联“离魂归未得,应待楚人招”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寄身他乡、无法回家的无奈与悲伤。

【赏析】这是一首羁旅之作。诗人在安史之乱之后,流寓东昌(今山东聊城)时所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起笔不凡,“客路”二字,总领后文。诗人在旅途之中,登高远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个“荒”字,将这种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引望遥”三字,又把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诗人的目光越过那片荒芜之地,投向了远方。这两句虽然只是简单的景物描写,但却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颔联紧承上句而来。诗人的目光越过那片荒芜之地,投向了远方。而当目光投向远方时,他不禁想起了家乡。这时,一阵雁鸣声传入耳中,他听到它们正在飞越淮河和大海。这两句虽然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它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又暗示了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两句还以自然界的事物来衬托人的心境,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颈联继续写景。诗人的目光越过了淮河和大海,来到了鲁门之下。然而,眼前的景色却是如此凄凉。只见满地都是野花,它们在风中飘散着,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哀愁与悲愤。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却通过景物的描绘,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尾联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他看到市场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送人,只有那些山野中的樵夫们还在辛苦劳作。而他自己呢?只能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流浪,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家园。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酸楚之情。而这种情绪,似乎也在暗示着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客路登高处为开篇,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