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上夜,春月映残辉。
风静微闻柝,潮回悉露矶。
梦随吴地尽,魂向楚乡飞。
岂但琵琶曲,能沾司马衣。

夜泊江州

春月映残辉,风静微闻柝

潮回悉露矶,梦随吴地尽

魂向楚乡飞,岂但琵琶曲

能沾司马衣

赏析:
《夜泊江州》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夜晚泊船的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音乐才华的自豪之情。

首句“浔阳江上夜,春月映残辉”描绘了诗人夜泊江州的地理位置和季节特征。“浔阳”是江州古称,这里既是诗人泊船的地点,也是他情感的寄托地。春月、残辉则是诗人感受到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惜。

次句“风静微闻柝,潮回悉露矶”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夜晚的感受。“风静微闻柝”描述了夜晚的宁静和隐约传来的梆声,给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感觉。“潮回悉露矶”则表现了江水涨落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涯。

接下来的诗句“梦随吴地尽,魂向楚乡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梦随吴地尽”意味着诗人的梦境中已经离开了家乡,“魂向楚乡飞”则更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灵魂都飞向了远方的楚国。

最后两句“岂但琵琶曲,能沾司马衣”总结了全诗的主题。“琵琶曲”在这里不仅是指音乐本身,更是借喻诗人的诗歌才华。“司马衣”则是对古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尊称,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夜泊江州》通过对夜晚江州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感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