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泊湖汀岸草萋,楞伽寺里问禅栖。
西岩缘壁人初定,北岫开林鸟乱啼。
微雨凌波纹转细,长风吹核物堪齐。
只今箭径横塘水,还过吴宫与越溪。

夜宿石湖口

赏析《夜宿石湖口》诗意与韵味

【诗词原文】
野泊湖汀岸草萋,楞伽寺里问禅栖。西岩缘壁人初定,北岫开林鸟乱啼。微雨凌波纹转细,长风吹核物堪齐。只今箭径横塘水,还过吴宫与越溪。

【注释解析】

  1. 野泊湖汀岸草萋:野泊,即野外停泊,形容船只靠近湖边;汀岸,指河滩或湖畔的地带;草萋,意为草丛茂盛。
  2. 楞伽寺里问禅栖:楞伽寺,古寺庙名,位于此处;问禅栖,意指在寺院中寻求禅修之静。
  3. 西岩缘壁人初定:西岩,指南方的山岩;缘壁,意为靠近山壁;人初定,描绘人们刚刚安定下来的景象。
  4. 北岫开林鸟乱啼:北岫,指北方的山峰;开林,指山林间树木茂盛;鸟乱啼,描述鸟鸣声杂乱无章。
  5. 微雨凌波纹转细:微雨,指细小的雨滴;凌波,形容雨点轻轻打在水面上;纹转细,形容雨后的水面波纹变得细腻。
  6. 长风吹核物堪齐:长风,强烈的风力;核,指物体的核心;物堪齐,意为风力强大到足以将东西吹动。
  7. 只今箭径横塘水:只今,表示现在;箭径,指弯曲的小径;横塘水,指小桥下流水。
  8. 还过吴宫与越溪:还过,意味着经过;吴宫,指吴国宫殿;越溪,指越国的河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中的“野泊”、“楞伽寺”、“西岩”、“北岫”等词汇,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场所。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

首句“野泊湖汀岸草萋”,便为全诗奠定了自然的背景。接着“楞伽寺里问禅栖”,引入了佛教修行的元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禅宗的韵味。而后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动静结合,从“微雨凌波纹转细”到“长风吹核物堪齐”,再到“只今箭径横塘水”,最后“还过吴宫与越溪”,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卷。

此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更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修行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每一笔都充满了情感,每一行都透露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