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金气深,萧瑟叩虚牝。
梧楸半离披,朱华日就陨。
风急度离鸿,气严感飞隼。
皎月正舒迟,羲轮渐缩窘。
砧声动四邻,薄寒侵席笋。
清景诚足嘉,惜此岁遒尽。
况复怆松楸,欲赋思归引。

【注释】

八月:指秋月。金气:秋风。深:浓密。萧瑟:形容风声凄厉。叩(kòu)虚牝(mǔ):形容风声像叩击空穴的声音,即“空谷传响”之意。梧桐、楸桐:皆为落叶树。离披:零乱散开。朱华:赤色花。日就陨(yǐn):太阳落山而归。度:飞。离鸿:远行的鸿雁。严:紧急。羲轮:指太阳。渐缩窘(jiǒng):逐渐收缩。砧(zhēn)声:捣衣石发出的声音。四邻:四周的邻里。薄寒侵席笋(suàn):席上的笋被薄寒所侵,即冷意袭来。清景:清明美好的景色。嘉(jiā):美好。遒尽:年岁将尽。怆松楸(qiào):悲伤的松楸,借指故人或故乡。思归引:思念家乡的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在秋日的夜晚,面对明月,想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和亲人,不禁悲从中来,欲赋思归之诗,但又因时值年暮,而有所踌躇。

此诗首二句,写秋月的来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此时正值中秋之夜,月亮却显得格外明亮,所以用“金气”来形容它。“萧瑟叩虚牝”,意思是说秋风吹过,如同叩击着空虚的原野一样,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作者又描绘了梧楸凋零的景象。梧桐和楸桐都是秋天里常见的树木,它们在秋季会落叶飘零,所以说梧桐、楸桐“半离披”。而当夜幕降临,太阳也渐渐落山,这时的风也更加猛烈了,仿佛要把所有的鸟儿都吹走。

第三联“风急度离鸿,气严感飞隼”,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风势和天气变化。秋风劲吹,大雁和鹰隼都被吹得四处乱飞,这让人感到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气氛。第四联“皎月正舒迟,羲轮渐缩窘”,则是对月亮变化的描写。明亮的月光照耀大地,使得万物都显得格外清晰。然而,太阳却在慢慢下沉,似乎要消失在地平线上。最后两句“砧声动四邻,薄寒侵席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砧声传来,让周围的邻居也感到寒冷,而席上的嫩笋也被薄寒所侵,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秋月为背景,通过描绘风、云、月等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兴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然景物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