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园古荔满林壑,中连双树如团幕。
间叶纷疑火齐生,垂枚定道红星落。
主人抗树起高阁,荔子环如挂璎珞。
绀紫累累高下悬,朱丹点点东西错。
千枝任摘雕阑前,金盆沃浸青琳泉。
香触何知屡咽唾,口馋便觉双流涎。
须臾裂却丹霞壳,剖出冰肌皎于玉。
薄绡浅绛卸中衣,滑泽光莹恣餐足。
牙后深甘玉女肪,喉间不厌杨妃肉。
一时遽尽三百枚,通灵已觉成仙胎。
毛髓初疑换丹药,羽翰辄欲升瑶台。
漳州大橘大如盎,甘美不如何足想。
吴越杨梅岂乏甘,较之仙味宁不惭。
龙眼犹令奴作匹,其馀琐琐安足述。
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支终第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能始在荔园品尝荔枝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荔枝的美丽、美味和珍贵,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热爱之情。

首句“曹园古荔满林壑”,描绘了曹园里古老的荔枝树遍布整个林间,形成了一种壮丽的景象。第二句“中连双树如团幕”,进一步描绘了荔枝树之间的紧密关系,就像帐篷一样紧密相连。第三句“间叶纷疑火齐生,垂枚定道红星落”,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荔枝树上的叶子繁多,犹如火焰般燃烧;而荔枝果实则像红星一样从树上落下。这两句诗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荔枝的美丽和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荔枝果实本身的详细描绘。第四句“主人抗树起高阁,荔子环如挂璎珞”,描绘了主人在荔枝树下修建了一座高高的阁楼,使得荔枝果实如同珍珠串一样悬挂在空中。第五句“绀紫累累高下悬,朱丹点点东西错”则形象地描绘了紫色的荔枝果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色和黄色的荔枝果实交错其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六句“千枝任摘雕阑前,金盆沃浸青琳泉。”则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第七句“香触何知屡咽唾,口馋便觉双流涎”描绘了一种美食带来的愉悦感。第八句“须臾裂却丹霞壳,剖出冰肌皎于玉。”则形象地描绘了荔枝果实被切开后,呈现出洁白如玉的质地。第九句“薄绡浅绛卸中衣,滑泽光莹恣餐足。”进一步描绘了荔枝果实的口感和外观,让人忍不住想要尽情享受。

第十句“牙后深甘玉女肪,喉间不厌杨妃肉。”则进一步强调了荔枝果实的甜美和美味。第十一句“一时遽尽三百枚,通灵已觉成仙胎。”则传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美味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最后一句“毛髓初疑换丹药,羽翰辄欲升瑶台。”则是表达了对于这种美味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美味和珍贵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食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