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下一纶巾,把笔曾为竹写神。
莫笑老夫轻自许,湖州太守是前身。

《题竹杂咏 其二》是明朝诗人金湜的作品,此首诗以竹为题,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诗句释义
  • “四明山下一纶巾,把笔曾为竹写神。”
  • “四明山下”指四明山脚下,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 “一纶巾”指的是古代读书人的头巾,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当时正在读书或思考。
  • “把笔曾为竹写神”意味着作者用笔墨描绘竹子的神韵,写出了竹子的生动形象。
  • “莫笑老夫轻自许,湖州太守是前身。”
  • “莫笑老夫轻自许”表示不要嘲笑作者年轻时对自己的期望。
  • “湖州太守”可能是指湖州的一个官职,但更有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因为“湖州太守”也可以指代地方官,而这里可能是说作者曾经担任过湖州的太守。
  • “是前身”表明这些经历和成就都是作者过去的经历,而现在的他依然保持着这种追求和精神。
  1. 译文注释
  • 这首诗的意思是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理想。
  • “一纶巾”指的是文人的头巾,代表着读书人的身份。
  • “把笔曾为竹写神”表示作者用笔墨描绘竹子的形象,表现出竹子的生机和活力。
  • “莫笑老夫轻自许”表示不要嘲笑作者年轻时对自己的期望和自信。
  • “湖州太守是前身”表示这些经历和成就都是作者过去的经历,而现在的他依然保持着这种追求和精神。
  1. 赏析
  • 此诗通过竹子这一自然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传达出一种高洁、坚韧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题竹杂咏 其二》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竹子的自然美,更是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