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禅房对竹开,雨馀新水绿生苔。
入门听得茶童语,昨日题诗客又来。
注释:
湖上禅房对着竹子开放,下雨后新水绿生苔。
进入门来听到茶童的话,昨天题诗的客人又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之诗。诗人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湖上禅房对着竹子开放,雨后新水绿生苔的景象之后,又通过题诗、茶童对话等情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回味无穷。
湖上禅房对竹开,雨馀新水绿生苔。
入门听得茶童语,昨日题诗客又来。
注释:
湖上禅房对着竹子开放,下雨后新水绿生苔。
进入门来听到茶童的话,昨天题诗的客人又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之诗。诗人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湖上禅房对着竹子开放,雨后新水绿生苔的景象之后,又通过题诗、茶童对话等情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回味无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通晓大意和重要句子的意思,同时要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分析第一句“岭头松树插天青”,岭头,山岭之头;松树,指松树;青,苍翠。此句写山岭上苍翠欲滴的松树枝繁叶茂,直插云霄;第二句“岭下人家旧姓丁”,岭下,即山脚下;旧姓,旧时的姓氏;丁,指丁姓人家。此句写山上山下,都是姓丁人家
过剑水有述 雨后重游古径,物是人非感慨生 1. 诗篇原文 此地重经雨后过,其如风物怅人何。 水忘旧涧桥梁少,路启深山草树多。 行客有怀频问迹,土音无字易传讹。 新携一剑千金值,欲向岩前试一磨。 2. 诗句注释 ①“此地”:代指诗人曾经经过的地方,可能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山水之地。 ②“雨后”: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雨水冲刷过的景色格外清新脱俗。 ③“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感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河间府瀛海驿写竹遂成长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我本东南瀛海客,乘兴来登瀛海堂。 - 诗中的“我”是作者自指,他原本居住在东南地区的瀛海,也就是大海中的地方。“乘兴”表示兴致很高,“登瀛海堂”则是指来到瀛海的一座楼台。 2. 堂中开帘分广席,四壁拂拭如秋霜。 - “堂中开帘”指的是打开门帘进入堂内,“广席”即宽敞的坐席
【注释】 二王:指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书法,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飞鸿:喻书信或信使。刘廷美:名从谦,北宋诗人。字子羽。景德三年进士及第,授将作监丞。 都卢:即都卢体,唐代书法字体之一。浑脱:唐代剑法。 一池春水鹅群白,数屋秋霜柿叶红:形容景色之美。 米家翁: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以善书著称。 【赏析】 观刘廷美秋官草书——观:观看。秋官
【注释】 1. 秘殿:皇帝的内殿,即禁中。 2. 凤阁东:指翰林院。 3. 中官催召:宦官们奉命催促召见。宠恩隆:受到的恩宠极为优厚。 4. 露分:晨露滋润。仙掌蔷薇绿,用来形容清晨的露珠滋润着宫苑中的蔷薇花,色彩鲜艳如玉。 5. 酒赐宫壶琥珀红,用来形容皇帝赏赐的酒色如同琥珀般晶莹剔透,醇香浓郁。 6. 咫尺龙颜呈日表,形容皇帝近在咫尺,容颜庄重威严,仿佛太阳般照耀四方。 7. 从容天语出渊衷
【注释】: 1. 咫尺南湖几度过,频将诗兴付清波。南湖:指西湖。 2. 咫尺: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非常近。 3. 几度:几次、多次。 4. 频:常常、多次。 5. 付:交给、给予。 6. 清波:水面上的水波。 7. 欲寄林深客:想把诗写成后寄给住在深林里的朋友。 8. 闲放春风出薜萝:让春风轻轻吹散薜荔和萝藤。薜荔是一种攀缘植物,叶子有细毛,可编席子;萝蔓长得很密,常缠绕在一起生长
【注释】 游天童寺:游览天童寺。游,游览。 中峰:寺庙名,在天童寺内。 青松:指山中的松树。 班班:形容雨后山景的清新美丽。 开士:和尚或道士。 叠翠:层层青翠。 竹阴:竹林里的阴影。 花气:花香。 素瓷:白色陶瓷器物。 悠然:安闲自在的样子。 袈裟:僧侣穿的长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天童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他游山玩水的喜悦心情。 诗的前两句写初至天童寺,只见青松密布,山色苍翠
【注释】 多景楼:在江苏镇江金山寺中。草:指草拟诏书。边诏:即“诏书”,指皇帝颁布给各地官员的文告,内容往往带有征伐和治理的意思。青山作钓台:以青山作为钓鱼的台子,比喻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回乡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思想。 首句“滚滚江流动地来”,写眼前所见之景,长江水势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滚滚而来。这一句为下文蓄势,使诗人的思绪随着江水的流动而飘荡
【注释】: 孤城:指洛阳。斗:指北斗星。阿:山的弯曲处,指小山。疋马:双足并驰的马,指骏马。过:经过,指游览。行尽青山无虎迹:意思是说在青山上没有老虎的踪迹了。望穷沧海息鲸波:意思是说在海边看到大海的尽头,海面上没有波涛。里社:乡间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间田:田间的空地。斥卤疆场:指荒地、边陲之地。野灶:指荒野上的草灶。南楼:指洛阳的南面有一座高楼。醉日:指酒后乘凉的日子。落花如舞鸟如歌
解析 第一句:箫管声沉午夜春- 关键词:箫管 - 注释:箫,古代的吹奏乐器;管,指箫的音管部分。 - 译文:夜深时分,箫管的声音深沉。 第二句:六宫谁尚步香尘 - 关键词:六宫、香尘 - 注释:六宫,泛指后宫中的所有女子;香尘,指宫中女子所踩踏的地面因香气而显得特别干净,也指宫女们行走时扬起的尘土。 - 译文:在这寂静的午夜,宫中还有谁还在走动,留下飘散的尘土? 第三句
【注释】黄鹄:一种大鸟,黄色的羽毛。除却:除了。吟:吟诗。两翼:翅膀。清风:指风。收不住:收不了。寒雨:细雨。溪山:山间的小水沟。 【赏析】这是一首题咏竹的七绝,作者用“黄鹄”喻竹,以“黄鹄”之“闲”喻诗人之“闲”,以“除却吟诗只自闲”来赞美竹子。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隽永,耐人寻味。前两句说,我偶然骑着黄鹤飞到人间,除吟诗作赋外,其余的事都不做;后两句说,那黄鹤的两只翅膀扇动着,风也收不住了
《题竹杂咏 其二》是明朝诗人金湜的作品,此首诗以竹为题,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诗句释义: - "四明山下一纶巾,把笔曾为竹写神。" - “四明山下”指四明山脚下,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 “一纶巾”指的是古代读书人的头巾,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当时正在读书或思考。 -
注释: 漠漠春风,轻轻的春风。澹澹烟,淡淡的烟雾。潇湘江上,指潇湘江上的景色。最堪怜,最令人怜惜、心疼。十年不寄平安字,十年来没有寄出一个字条表示自己的平安。一夜秋声到枕前,秋天的风声传到枕头前。 赏析: 《题竹杂咏》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第一句“漠漠春风澹澹烟”,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漠漠的春风和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注释】延庆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南郊,唐贞观年间修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潇潇洒洒:形容竹叶飘舞的样子。玲珑:精巧细致。湘圃、淇园:都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过客:指诗人自己。嫌:嫌弃。枝叶:比喻文采或才能。多风:指才多而高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题咏的是“画竹”。竹子在诗人的心目中,既是一种高雅清幽的象征,又是一种刚劲挺拔的形象。此诗就是借咏画竹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题延庆寺画竹 其二 行到山门似到家,相逢不必具袈裟。 谁知七月秋风里,香茗新烹荐笋茶。 注释 行到山门:指进入寺庙,即来到寺院。 香茗:清香的茶。 译文 走到山门就感觉像到家一样,和朋友们相见时不用穿上出家人的衣服。 谁能想到在七月的秋风里,清香的茶正被烹煮着,准备用来招待客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诗人在进入延庆寺后,感受到了一种如同家一样的亲切与安宁
【注释】: 1. 咫尺南湖几度过,频将诗兴付清波。南湖:指西湖。 2. 咫尺: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非常近。 3. 几度:几次、多次。 4. 频:常常、多次。 5. 付:交给、给予。 6. 清波:水面上的水波。 7. 欲寄林深客:想把诗写成后寄给住在深林里的朋友。 8. 闲放春风出薜萝:让春风轻轻吹散薜荔和萝藤。薜荔是一种攀缘植物,叶子有细毛,可编席子;萝蔓长得很密,常缠绕在一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