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通晓大意和重要句子的意思,同时要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分析第一句“岭头松树插天青”,岭头,山岭之头;松树,指松树;青,苍翠。此句写山岭上苍翠欲滴的松树枝繁叶茂,直插云霄;第二句“岭下人家旧姓丁”,岭下,即山脚下;旧姓,旧时的姓氏;丁,指丁姓人家。此句写山上山下,都是姓丁人家
过剑水有述 雨后重游古径,物是人非感慨生 1. 诗篇原文 此地重经雨后过,其如风物怅人何。 水忘旧涧桥梁少,路启深山草树多。 行客有怀频问迹,土音无字易传讹。 新携一剑千金值,欲向岩前试一磨。 2. 诗句注释 ①“此地”:代指诗人曾经经过的地方,可能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山水之地。 ②“雨后”: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雨水冲刷过的景色格外清新脱俗。 ③“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感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河间府瀛海驿写竹遂成长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我本东南瀛海客,乘兴来登瀛海堂。 - 诗中的“我”是作者自指,他原本居住在东南地区的瀛海,也就是大海中的地方。“乘兴”表示兴致很高,“登瀛海堂”则是指来到瀛海的一座楼台。 2. 堂中开帘分广席,四壁拂拭如秋霜。 - “堂中开帘”指的是打开门帘进入堂内,“广席”即宽敞的坐席
【注释】 二王:指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书法,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飞鸿:喻书信或信使。刘廷美:名从谦,北宋诗人。字子羽。景德三年进士及第,授将作监丞。 都卢:即都卢体,唐代书法字体之一。浑脱:唐代剑法。 一池春水鹅群白,数屋秋霜柿叶红:形容景色之美。 米家翁: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以善书著称。 【赏析】 观刘廷美秋官草书——观:观看。秋官
【注释】 1. 秘殿:皇帝的内殿,即禁中。 2. 凤阁东:指翰林院。 3. 中官催召:宦官们奉命催促召见。宠恩隆:受到的恩宠极为优厚。 4. 露分:晨露滋润。仙掌蔷薇绿,用来形容清晨的露珠滋润着宫苑中的蔷薇花,色彩鲜艳如玉。 5. 酒赐宫壶琥珀红,用来形容皇帝赏赐的酒色如同琥珀般晶莹剔透,醇香浓郁。 6. 咫尺龙颜呈日表,形容皇帝近在咫尺,容颜庄重威严,仿佛太阳般照耀四方。 7. 从容天语出渊衷
【注释】: 1. 咫尺南湖几度过,频将诗兴付清波。南湖:指西湖。 2. 咫尺: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非常近。 3. 几度:几次、多次。 4. 频:常常、多次。 5. 付:交给、给予。 6. 清波:水面上的水波。 7. 欲寄林深客:想把诗写成后寄给住在深林里的朋友。 8. 闲放春风出薜萝:让春风轻轻吹散薜荔和萝藤。薜荔是一种攀缘植物,叶子有细毛,可编席子;萝蔓长得很密,常缠绕在一起生长
【注释】 游天童寺:游览天童寺。游,游览。 中峰:寺庙名,在天童寺内。 青松:指山中的松树。 班班:形容雨后山景的清新美丽。 开士:和尚或道士。 叠翠:层层青翠。 竹阴:竹林里的阴影。 花气:花香。 素瓷:白色陶瓷器物。 悠然:安闲自在的样子。 袈裟:僧侣穿的长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天童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他游山玩水的喜悦心情。 诗的前两句写初至天童寺,只见青松密布,山色苍翠
【注释】 多景楼:在江苏镇江金山寺中。草:指草拟诏书。边诏:即“诏书”,指皇帝颁布给各地官员的文告,内容往往带有征伐和治理的意思。青山作钓台:以青山作为钓鱼的台子,比喻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回乡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思想。 首句“滚滚江流动地来”,写眼前所见之景,长江水势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滚滚而来。这一句为下文蓄势,使诗人的思绪随着江水的流动而飘荡
【注释】: 孤城:指洛阳。斗:指北斗星。阿:山的弯曲处,指小山。疋马:双足并驰的马,指骏马。过:经过,指游览。行尽青山无虎迹:意思是说在青山上没有老虎的踪迹了。望穷沧海息鲸波:意思是说在海边看到大海的尽头,海面上没有波涛。里社:乡间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间田:田间的空地。斥卤疆场:指荒地、边陲之地。野灶:指荒野上的草灶。南楼:指洛阳的南面有一座高楼。醉日:指酒后乘凉的日子。落花如舞鸟如歌
《题竹杂咏 其二》是明朝诗人金湜的作品,此首诗以竹为题,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诗句释义: - "四明山下一纶巾,把笔曾为竹写神。" - “四明山下”指四明山脚下,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 “一纶巾”指的是古代读书人的头巾,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当时正在读书或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