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去乡邑,卜筑居燕城。
中年谢轮鞅,遁世不求名。
布衣自萧散,风月娱幽情。
杖履随所适,壶觞时独倾。
诗书课诸子,笑谈集良朋。
翛然忘世虑,欣戚了不惊。
春秋馀六秩,乘化忽长征。
令子遘兴运,致身登明庭。
九重锡褒秩,追赠列九卿。
天章耀龙采,云汉昭日星。
大史最潜德,墓道揭新铭。
缙绅述哀挽,沨沨扬嘉声。
流庆殊未艾,千载想继承。
这首诗是王善父的一首哀挽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壮游去乡邑,卜筑居燕城。
- “壮游”意味着年轻时期在外游历或求学,“去乡邑”指的是离开家乡进入外地。
- “卜筑”是指选择一个地方建立家园或定居,“居燕城”表示定居在燕国。
- 中年谢轮鞅,遁世不求名。
- “中年”通常指中年阶段,“轮鞅”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官场上的奔波和纷扰。
- “遁世”是指逃避尘世,不追求世俗名利。
- 布衣自萧散,风月娱幽情。
- “布衣”是指平民百姓,穿着朴素的衣服,“萧散”形容生活态度自由自在。
- “风月”通常指的是自然风景和美好的事物,在这里用来比喻内心的闲适和愉悦。
- 杖履随所适,壶觞时独倾。
- “杖履”指的是手杖和鞋子,“随所适”表示随着自己的意愿四处走动。
- “壶觞”是一种古代的饮酒器皿,“时独倾”表示独自喝酒,享受孤独的时刻。
- 诗书课诸子,笑谈集良朋。
- “诗书”指的是诗歌和书籍,“课诸子”表示教育孩子们学习这些知识。
- “笑谈”指的是幽默轻松的谈话,“集良朋”表示聚集了一些好的朋友。
- 翛然忘世虑,欣戚了不惊。
- “翛然”形容人心情舒畅,无拘无束的样子。
- “欣戚”指的是欢喜和悲伤的情感,“了不惊”表示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
- 春秋馀六秩,乘化忽长征。
- “春秋”通常指岁月,“六秩”是指六十个年头,“乘化”表示顺应自然的衰老过程。
- “乘化忽长征”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就像长途跋涉一样渐行渐远。
- 令子遘兴运,致身登明庭。
- “令子”指的是有前途的儿子,“遘兴运”表示遇到了好时机和运气。
- “致身”是指获得高位或成就,“登明庭”表示登上朝廷或显赫的地位。
- 九重锡褒秩,追赠列九卿。
- “九重”在这里指代皇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锡褒秩”表示给予崇高的荣誉和地位。
- “追赠”是指追认某人的官职或地位,“列九卿”表示被授予朝廷九卿之一的高位。
- 天章耀龙采,云汉昭日星。
- “天章”指的是天子的诏书或者圣旨,“耀龙采”表示其光辉如同龙的光彩。
- “云汉”是天空中银河的意思,“昭日星”表示照耀着太阳和星星。
- 大史最潜德,墓道揭新铭。
- “大史”可能指的是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或学者。
- “最潜德”表示这位官员有着深厚的德行,没有被世人所见。
- “墓道揭新铭”表示在墓地的道路上刻上了新的石碑或铭文,纪念这位官员。
- 缙绅述哀挽,沨沨扬嘉声。
- “缙绅”指的是官员的服饰或者身份标志,“述哀挽”表示哀悼并撰写悼词。
- “沨沨”形容声音悠扬回荡,“扬嘉声”表示传播美好的声誉。
- 流庆殊未艾,千载想继承。
- “流庆”是指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或功绩。
- “殊未艾”表示这种优良的传统并没有结束,持续传承下去。
- “千载”指的是千年的时间,“想继承”表示希望后人能够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