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屋青山绿树稠,春来啼鸟自啁啾。
回来登览知何似,几度临风慨昔游。
注释:绕着屋檐的青山绿树郁郁葱葱,春天到来时鸟儿在啼叫。回来后登高望远,不知和以前相比如何?多少次我面对风临眺,感慨往事如梦。
赏析:此诗为诗人寄给诸兄弟的一首写怀诗,是其“十诗”中的第八首。全诗以景起兴,由青山绿树之繁茂,引出了春来鸣啭之鸟声;然后从登览归来,抒发自己对往昔游历的感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以及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绕屋青山绿树稠,春来啼鸟自啁啾。
回来登览知何似,几度临风慨昔游。
注释:绕着屋檐的青山绿树郁郁葱葱,春天到来时鸟儿在啼叫。回来后登高望远,不知和以前相比如何?多少次我面对风临眺,感慨往事如梦。
赏析:此诗为诗人寄给诸兄弟的一首写怀诗,是其“十诗”中的第八首。全诗以景起兴,由青山绿树之繁茂,引出了春来鸣啭之鸟声;然后从登览归来,抒发自己对往昔游历的感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以及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句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意思、手法,还考核诗歌的主题。一般错误的设置如“理解有误”“对作品主旨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等。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化的笔触,描绘了万岁山峻峭雄伟
诗句解读 1. 玉辇千官从 - 描述了天子乘坐的豪华车辆和跟随的人群。"玉辇"指的是皇帝所坐的豪华车,"千官"则指跟随的官员众多。 - 注释:玉驾象征尊贵,千官代表众多臣子,共同出行表示对皇权的尊敬。 2. 晴波太液春 - "太液"是指宫廷中的湖泊,这里用来形容春天时湖面如镜,波光粼粼。 - 注释:"晴波"描绘了湖面晴朗时的美丽景色,"太液春"则是在春天这个季节里
诗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其三。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万岁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1. 紫殿青霄外:形容万岁山高耸入云,如同仙境。 2. 何年结构奇:询问这座山是如何建成的,表达了诗人对建筑的惊奇。 3. 攀缘疑失路:形容攀登时感到迷茫,不知方向。 4. 回合讶多岐:指山路曲折多变,让人感到惊喜。 5. 竹露凝蛛网
【注释】 1. 京国:指京都。 2. 广寒:指月亮。 3. 琪树花: 形容树上的花朵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4. 瑶山:指山上的玉石。 5. 紫涧:紫色的山涧。 6. 丹丘: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代指仙境。 7. 紫涧四时幽:指紫涧一年四季都幽静美丽。 8. 缥缈 (piǎo miǎo):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9. 仙乐:指神仙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诗歌内容,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题目要求等分析作答即可。 “萦纡缘岛树”,萦纡:缠绕曲折的样子;缘:顺沿。岛上的树木盘绕曲折地生长着。 “迤逦傍林花”,迤逦:指延伸曲折貌。在树林中曲折前行。 “举目疑天近”,举目:仰头看。抬头望去,觉得天好像离自己很近了。 “回头觉路赊”,回头:转身回顾。回头时发现道路又远又长了。 “追趍穷物色
【注释】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 其二: “磴道”指石阶。“丹户”是朱门的意思。“苍翠”指青绿的颜色,这里借代树木的绿色。“毓秀芬”是指灵芝的香气。“仙山”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万岁山。 译文: 山路曲折盘旋,高低不一,远处的烟雾和云霞分不清界限。 雕花栏杆高耸入云,横亘在陡峭绝壁之上,朱门紧靠着层层叠叠的白云。 古树林立郁郁葱葱,生长着茂盛的灵芝和芳香的芝草。 仙境应该就在不远的地方
玉堂初罢直,缓步散鸣珂。 城阙日将暮,河桥风更多。 岁华渐摇落,人事易蹉跎。 未有田园计,谋生将柰何。 诗句释义 1. “玉堂初罢直”:指金幼孜在翰林院的工作刚刚结束。 2. “缓步散鸣珂”:描述了他慢悠悠地走出玉堂,脚步轻快而从容。 3. “城阙日将暮”: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暗示傍晚时分,城市的轮廓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4. “河桥风更多”:描绘了夜晚河边的桥梁上吹来的风
让我们逐一审视这首诗。这是一首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的诗作,其中第九句为“日月回三岛,乾坤奠六鳌。” 接下来是诗句释义: 1. 仙台金露静:仙台,意指仙境般的地方;金露,形容露水像金子一样珍贵;静,安静、宁静。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仙境景象。 2. 画栋玉虹高:画栋,指装饰华丽的房屋;玉虹,形容彩虹的颜色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高,高耸、雄伟。这句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 3.
【解析】 此诗是杜甫在战乱中避难到四川的草堂时所作。诗写冬夜读书的情景,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淡远。首联“掩卷坐清宵”,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围炉拥敝貂”写出了诗人在寒冬中的困顿之状。颔联“卷帘寒易入,汲水冻难消”,写冬夜读书的困难。颈联“人静传疏漏,庭虚度急飙”,写夜深时分,室内静悄悄的,外面风声呼啸。尾联“夜阑传北斗,天路正逍遥”,写深夜时分,听到北斗星的移动,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答案】
诗句解释: 1. 浮生若萍梗: - “浮生”指的是短暂而不稳定的人生,“萍梗”则是比喻人生如同漂浮不定的浮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漂泊不定的感慨。 2. 岁月易蹉跎: - “蹉跎”意指时间流逝,没有成就大事或留下痕迹。这里强调了时间的飞逝,暗示着诗人在时光中感到无力和遗憾。 3. 久客乡书少: - “久客”指的是长期居住他乡,“乡书”即家书。此句描绘了诗人长时间远离家乡
【注释】 1. 写怀十首录寄诸兄弟:指杜甫所写的《赠卫八处士》诗,共有十首。录寄,收录寄存。 2. 其九:第九首,即此诗。 3. 久别亲朋觉已疏:与亲人朋友长久别离,感觉彼此之间已经生疏了。 4. 频年不得半行书:多年没有收到过家人的书信。 5. 平生经术惭无补:我平生所学的经学知识,惭愧自己没有什么用处。 6. 空有虚名在石渠:只徒然拥有一个虚名在石渠阁而已
释义: 如今我已经年迈,幸好有子孙在,祖先的功德得以保存。 如果还有余生,我打算回到乡下去耕种,教育子孙,希望他们成为贤德的人。 注释: 1. 老我于今幸有孙:指庆幸自己年事已高,但子孙满堂,家庭和睦。 2. 前人积德至今存:指祖先们积累下来的德行和恩泽一直延续下来,为后代子孙所继承。 3. 馀生倘遂归田计:指如果还有剩余的生命,我打算回到乡下,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4. 教育犹思淑后昆
【注释】: 京华:京城长安。郭房陵:友人名,姓郭名房陵。 频相忆:频频思念。尚想:还想着。风流:指才华、气质。昔年:从前。德州:今陕西的东端。曾借问:曾经去打听过。思凄然:心里非常悲伤。 译文: 京城长安分别之后,我频繁地思念你,还想着你过去的风采,像从前一样。前些日子我到德州去打听过你的消息,但始终没有见到你,心里非常悲伤。 赏析: 此诗为作者送别友人所作
注释: 1. 穷经:指研习经典。慕昔贤:羡慕古代贤人。2. 青毡:古代贵族坐垫,以青布为之。3. 一从:自从。4. 简编:指书籍或简册。5. 篝灯:即油灯,用油浸纸做成的灯。6. 此句意为自从中举登科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夜晚点灯读书了。7. “无复”是“再没有”的意思。8.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自科举考试成功后的生活变化和心态转变。首句回忆了自己以前刻苦学习的情景,与古代贤人一样
【注释】 诸弟:指兄弟们。持家力有馀:家中的事务料理得有条不紊,富余有余。田园:指家乡的田地。生计:生活。未应疏:不应该荒废。堂中:指家中。奉母:侍奉母亲。多馀暇:有很多闲暇时间。好共诸郎:可以和兄弟一起。诸郎:指兄弟们。更读书:一起读书。 【赏析】 《写怀十首》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其中第六首是其自述家庭生活状况之作。全诗以“诸弟”为出发点,从家庭日常生活琐事谈起,表现了作者对家庭、对兄弟
注释 伯氏:对人称其兄长的亲昵称呼。行年五十强:伯氏今年已经五十岁。旅食客他乡:在外地做客谋生。姜被:指被子。何时:什么时候。共客床:与客人同睡一张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他的兄弟们的。诗人首先写他兄长的年岁,然后表达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最后表达了他对兄弟们未来生活的期望和祝愿。 诗的首句“伯氏行年五十强”点明主题,直接进入主体。诗人先从时间上进行描写,以突出人物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艰辛。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