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久与世相忘,德善由来重一乡。
湖海壮游诗独好,山林清隐兴偏长。
闲斋教子书盈箧,别馆娱宾酒满觞。
一自九原乘化后,空闻薤露泪沾裳。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题意,诗人与李讷庵的交往是久矣,彼此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尊重、重视。颔联“一乡”指同乡,即诗人与李讷庵都是同乡人,所以二人的关系十分亲近。颈联写李讷庵的为人:喜欢在湖海间漫游,爱好山林清幽隐逸的生活。尾联写李讷庵去世后,诗人听到薤露歌的曲调,便不禁潸然泪下。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李讷庵的挽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哀悼之情。

【答案】

布衣(平民)/久与世相忘

德善/由来重一乡

(1)“布衣”:这里指作者与李讷庵交往深厚,两人之间关系亲密无间。

译文:

(2)“德善”:指李讷庵的品德和才能。

译文:

(3)“重一乡”:指两人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尊重、重视。

译文:

(4)“湖海壮游”:指诗人喜欢在湖海间畅游。

译文:

(5)“山林清隐”:指喜欢隐居在山林中。

译文:

(6)“闲斋教子”:指闲暇时教儿子读书。

译文:

(7)“别馆娱宾”:指在别馆中宴请宾客。

译文:

(8)“书盈箧”:指书籍装满了书箱子。

译文:

(9)“别馆”:指别馆。

译文:

(10)“娱宾”:指宴请宾客。

译文:

(11)“酒满觞”:指酒杯斟满了酒。

译文:

(12)“九原乘化”:指死后埋葬在九泉之下。

译文:

(13)“空闻”:指只能听到。

译文:

(14)“薤露”:《诗经》中的一篇作品名。《薤露》是一首悼亡诗,《礼记》中有云:“君子不食其肉而服其兆,为之三年,然后荐之。”可见,《薤露》是一首表达哀悼之辞。

译文:

赏析: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好友间的深厚情谊,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