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澹如洗,野色净氛埃。
流水缘溪出,柴门隔坞开。
白云生涧曲,绿树荫莓苔。
为问抱琴者,相过日几回。
山光淡如洗,野色净氛埃。
流水缘溪出,柴门隔坞开。
白云生涧曲,绿树荫莓苔。
为问抱琴者,相过日几回。
诗句翻译:
- 山光澹如洗:“山光”指的是山的颜色或景色,“澹如洗”表示非常清澈,如同被清洗过一般。这里描绘了一幅山水的宁静景象。
- 野色净氛埃:“野色”即指野外的色彩,“净氛埃”意味着使尘埃和污浊之物都消散无踪。表达了自然之美能够净化心灵,使人远离尘嚣。
- 流水缘溪出:“流水”指的是小溪中的水,“缘溪”说明是沿着溪边流淌。这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
- 柴门隔坞开: “柴门”是指用木材搭建的门,“隔坞开”表明这扇门设在山谷中,仿佛是在山谷间打开的一扇窗。这样的描述带出了一种隐居生活的意境。
- 白云生涧曲:“白云”通常指天空中的云朵,“生涧曲”意味着白云出现在山涧弯曲的地方。这描绘了山涧云雾缭绕的美景。
- 绿树荫莓苔:“绿树”形容树木的颜色,“荫莓苔”则是指树木的枝叶为地面上的莓苔提供了遮蔽。这里展现了自然植被的生态美景。
- 为问抱琴者:“为问”是询问的意思,“抱琴者”指的是弹琴的人。这句可能是诗人对一位弹奏琴声的朋友的问候或邀请。
- 相过日几回:“相过”即相互访问或拜访,“日几回”表明这种往来非常频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频繁交流、相聚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还透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所表现的自然之美,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抚慰。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诗人希望传达出一个信息:无论生活如何忙碌和复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始终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