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散蚤休衙,斋居夜不哗。
盍簪频剪烛,清坐屡供茶。
词赋相如好,才情水部夸。
余生今五十,已觉鬓先华。
【注释】
1、太庙:皇帝的宗庙,这里指皇宫。
2、翰林:翰林院是古代皇家修撰文章、起草诏令的官府,这里指朝廷官员。
3、简:向别人介绍自己或自己的作品。
4、盍(hé):何不,为什么不。
5、簪(zān):一种头饰,即发髻上插着的玉簪。
6、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
7、才情:才华和情趣。
8、水部:指唐代文学家、诗人王勃,因他与杨炯同在文坛称雄,后人称之为“初唐二杰”。
9、华:花白。
【赏析】:
《岁暮祀太庙斋宿翰林奉简胡杨二学士》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为杜甫晚年之作,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况。全诗共八句,第一二句写自己退居后的情况;第三四句写与二位学士交往的情形;五六句赞美他们才华卓绝;七八句感叹自己已到知天命之年。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以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自己退居后的情况。“吏散蚤休衙”,意思是官吏们早已各奔前程了,而自己还在衙门里早早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斋居夜不哗”,意思是自己在斋室中居住,夜间也很少说话。这两句既写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也表现出作者退隐后的清高自守。颔联写与二位学士交往的情景。“盍簪频剪烛”的意思是说为什么不把头发盘起来?意思是想借来点蜡烛照明以便读书。“清坐屡供茶”的意思是说常常端坐在书桌旁喝茶,意思是想借茶提神以便读书。这两句通过“盍簪”和“供茶”两个细节表现了与二位学士交往时的闲适和自在。颈联写自己对这两位学士的评价。“词赋相如好,才情水部夸”,意思是说他们的词赋水平像汉代的司马相如那么好,才思敏捷就像唐代的水部尚书杨炯一样出众。这两句是对两位学士才华的高度赞扬。尾联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余生今五十,已觉鬓先华”,意思是我的生命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但头上的白发已经过早地出现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