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文献郡,君家独推先。
衣冠萃一门,金玉清相联。
卓哉司马公,清白自家传。
功名三十载,持节多在边。
虎符归把握,龙敕屡传宣。
允称丝纶命,何惭报答年。
以兹结主知,华要地频迁。
貤荣三锡命,恩霈及重泉。
璀璨琅函重,淋漓御墨鲜。
感兹时展读,珍重托瑶篇。
我观潘夫子,忠孝道两全。
勖哉图令终,庶以企前贤。
【注释】
- 新安:古县名,在今浙江。文献:指文德。郡:郡守。司马氏:指司马光的家族。2. 清白:清廉正直。自家传:自己世代相传。
- 持节多在边:担任官职多在边境地区,指在外任官。4. 虎符归把握:比喻掌握军权,可以调动军队。5. 龙敕屡传宣:皇帝的命令不断下达和宣读,指朝廷频繁地发布命令。6. 允称:很合适。丝纶:诏书。命:命令。7. 何惭报答年:有什么可惭愧的?8. 华要地频迁:指频繁调动到重要的地方任职。9. 貤荣三锡命:受到三次赐给恩宠的荣誉。10. 恩霈(pèi)及重泉:恩泽遍布天地之间,恩泽如同雨水滋润大地一样。11. 璀璨琅函:指珍贵无比的玉简书匣。12. 淋漓御墨鲜:用浓重的笔触书写的文字色彩鲜艳。13. 时展读:时常翻阅。14. 珍重:珍爱、珍惜。托瑶篇:托付给贵重的卷轴。15. 我观潘夫子:我观察潘岳先生。潘岳是晋朝文学家,他为人忠孝。16. 勖哉图令终:勉励啊,希望你能够善始善终。17. 庶以企前贤:希望能够效仿前辈先贤。
【赏析】
此诗为题赠新安司马光之妻王氏的。王氏出身于一个文化家庭,她的父亲王珪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曾任司徒、司空等职;母亲卫氏也是一位才女,曾出使匈奴,被尊为“博物”。王氏从小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其擅长书法,她的字写得漂亮,文章写得好,因此深得丈夫的敬重与喜爱。司马光对妻子十分尊敬,经常称赞她有才华,并鼓励她继续勤学苦练,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这首诗就是司马光在妻子生日时写的一首寿颂。
首联点明王氏的籍贯和家门。司马光家住新安(今安徽歙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任过太守,家中人才辈出。司马家的门第在当时是很高的,所以这里说“君家独推先”,意思是只有司马家能称得上是世家大族。
次联赞美王氏一家的美德。这里所说的“衣冠”是指王氏一门人的仪表风度,“金玉”则是指他们的品德高尚,像金子和玉石那样纯洁无瑕。“清相联”则是比喻他们之间关系密切,像清水一样清澈透明,如金玉般珍贵。这两句话既歌颂了王氏一家的美德,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第三联进一步赞美王氏一家的品质。司马光曾说:“吾家清白乃自天降,非人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家的清白名声是从天而降的,不是人为造成的。这里的“自家传”就是指这种清白的品质是由家族传承下来的,而不是靠个人努力得来的。这也说明王氏一家的品质是多么地高贵和优秀。
第四联赞扬王氏一家的功绩。司马光曾说:“吾家三十年间功名,持节多在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家三十年来的功名成就都是在边疆地区取得的,而且我还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务。这里的“持节多在边”指的是司马光在边疆地区担任过多次重要职务,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五联祝愿王氏一家继续扬名立业。司马光曾说:“虎符归把握,龙敕屡传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将掌握军权,可以调动军队了;而且我还得到了皇帝的命令不断下达和宣读,这说明朝廷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是非常大的。这里的“虎符”是指古代的一种权力象征,用来表示可以调动军队;“龙敕”则是指皇帝的命令。司马光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信任和支持,是因为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一切也正是王氏一家所期望看到的。
第六联祝愿王氏一家福寿安康。司马光曾说:“貤荣三锡命,恩霈及重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受到了三次赐给恩宠的荣誉,这种恩泽遍布天地之间,恩泽如同雨水滋润大地一样。这里的“三锡”是指古代的一种封赏制度,表示给予极高的荣誉和地位;“恩霈”则是形容恩泽非常之大。司马光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高的荣誉和地位,是因为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背后有一个优秀的家庭支持着他。
尾联再次祝愿王氏一家幸福安康。司马光曾说:“璀璨琅函重,淋漓御墨鲜。”这句话的意思是,珍贵的玉简书匣光彩夺目,用浓重的笔触书写的文字色彩鲜艳。这里的“璀璨”和“淋漓”都是用来形容文字或书画作品的美丽和出色;“琅函”是指一种精美的玉质书匣,用来装订书籍;“御墨鲜”则是指皇帝亲自书写的文字,色彩鲜艳,充满了皇家气息。司马光之所以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是因为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同时也离不开他背后的家庭支持和培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赞美王氏一家的美德和品质,又有祝愿他们福寿安康的美好愿望。同时,它也体现了司马光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卓越才能,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