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互流转,万有存一心。
操之失其要,纵浪翻陆沈。
三省有明训,四勿垂规箴。
孔圣固可学,奚必回与参。
翠积祸先贾,鳞潜不厌深。
元公故遥裔,结屋青松林。
芳泉引自洁,纷华宁见侵。
境偏人事静,占毕疑书淫。
微言探赜外,遗绪犹未寻。
开境集百感,鬓雪纷盈簪。
朴质道所贵,约守良独任。
金貂付销灭,布被留至今。
丰亨鲜常在,转瞬回晴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部分:气机互流转,万有存一心。

  • 注释:这里描述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气机指的是天地间的能量流动与变化,而“互流转”表明这种流动是连续不断的。万有指一切存在的事物,包括自然、社会、人类等。存心则表达了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 赏析:这部分展现了一种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强调了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以及宇宙的永恒不变。

第二部分:操之失其要,纵浪翻陆沈。

  • 注释:“操之”指掌控或运用,“失其要”意味着失去了关键所在。“陆沉”是指陆地被洪水淹没,比喻事物失去控制或陷入困境。
  • 赏析:这部分表达了过于执着或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失败或灾难的观点。这里的“操之”和“放之”反映了诗人对于平衡和适度的重视,认为过分的控制或放任都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

第三部分:三省有明训,四勿垂规箴。

  • 注释:三省指的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四勿则是指儒家的四条基本原则,分别是勿忘、勿念、勿矜、勿伐。明训和规箴都是教导和警示的意思。
  • 赏析:这部分表达了儒家思想中对于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重视,强调了遵循道德准则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孔圣固可学,奚必回与参。

  • 注释:“孔圣”指的是孔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固可学”表示可以学习孔子的思想和方法。“回”和“参”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孔子的其他弟子或他的学说。
  • 赏析:这部分表达了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尊重和学习的态度,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第五部分:翠积祸先贾,鳞潜不厌深。

  • 注释:“翠积”指的是绿色的堆积,象征着繁荣或积累。“祸先贾”表示祸患往往源于贪婪或过度追求。“鳞潜”指的是鱼的鳞片,象征隐藏的智慧或力量。“不厌深”表示不满足于表面的浅薄,而是追求深入或内省。
  • 赏析:这部分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于过度追求或贪婪可能导致灾难的看法,强调了知足和节制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元公故遥裔,结屋青松林。

  • 注释:“元公”指的是元代的大官名,这里可能是借用来表示某个远大的志向或目标。“故遥裔”表示遥远或难以达到的地方。“结屋青松林”则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场景,青松代表坚韧不拔的品质。
  • 赏析:这部分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第七部分:芳泉引自洁,纷华宁见侵。

  • 注释:“芳泉”指的是清澈甘甜的泉水,象征纯洁和清新。“自洁”表示自身保持清洁。“纷华”指的是繁华或诱惑。“宁见侵”表示不被外界的诱惑所侵蚀。
  • 赏析:这部分表达了对于清静生活和自我修养的重视,认为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清醒是抵御外界诱惑的关键。

第八部分:境偏人事静,占毕疑书淫。

  • 注释:“境偏”表示环境或心境的偏僻或独特。“人事静”表示世事平静或无波折。“占毕疑书淫”则形象地描述了沉迷于书籍或学问的状态。
  • 赏析:这部分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平和生活和学术研究的态度,认为在安静的环境中专注于学问是一种美德。

第九部分:微言探赜外,遗绪犹未寻。

  • 注释:“微言”指的是微妙而深刻的话语或道理。“赜”表示复杂深奥。“遗绪”表示遗留下来的线索或痕迹。“未寻”表示尚未完全找到或理解。
  • 赏析:这部分表达了对于探索深奥知识的追求和对遗留智慧的珍视,强调了不断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第十部分:开境集百感,鬓雪纷盈簪。

  • 注释:“开境”可能指的是开阔的视野或境界。“集百感”表示积累了各种感受或经历。“鬓雪纷盈簪”则形象地描绘了随着岁月流逝头发变白的情景。
  • 赏析:这部分表达了对于人生经历和感悟的深刻体会,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第十一部分:朴质道所贵,约守良独任。

  • 注释:“朴质”指的是质朴无华的品质。“道所贵”表示这种品质是值得追求的。“约守”指的是简朴的生活方式或态度。“良独任”表示坚持自己的原则或信念。
  • 赏析:这部分强调了质朴、简约和自律的生活方式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这样的品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诱惑。

第十二部分:金貂付销灭,布被留至今。

  • 注释:“金貂”指的是贵重的貂皮帽子,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地位或者荣耀。“销灭”表示消散或失去。“布被”则指的是粗糙的布料制成的被子,这里用来比喻简朴的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
  • 赏析:这部分表达了对于物质享受或社会地位的淡泊,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或荣誉。

第十三部分:丰亨鲜常在,转瞬回晴阴。

  • 注释:“丰亨”指的是丰收或丰盛。“鲜常在”表示经常存在或频繁发生。“转瞬回晴阴”则形象地描述了天气的变化无常。
  • 赏析:这部分通过对大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或成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它既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推崇,又融入了道家的自然观和个人修养的理念;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不满,也有对未来的理想和憧憬。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