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长林起曙烟,跛羸扶上木兰船。
水纹细皱鱼常跃,野色荒凉月尚悬。
百丈分流入南浦,千寻积翠起中天。
庄前荔树生来合,丛桂花开总自怜。

过访云庄

次第长林起曙烟,跛羸扶上木兰船。

水纹细皱鱼常跃,野色荒凉月尚悬。

百丈分流入南浦,千寻积翠起中天。

庄前荔树生来合,丛桂花开总自怜。

注释:

  1. 次第长林起曙烟:树木逐渐从暗夜中露出轮廓,开始显现出晨曦的微光。
  2. 跛羸扶上木兰船:形容诗人身体不便,但仍坚持要登上木兰船。
  3. 水纹细皱鱼常跃:水面上的细微波纹和鱼儿跳跃的景象。
  4. 野色荒凉月尚悬:描绘了乡村夜晚的景色,月光依旧高悬在天空。
  5. 百丈分流入南浦:指一条河流被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流经南方的浦地。
  6. 千寻积翠起中天:形容山峦层叠起伏,如同绿色的山峰直冲云霄。
  7. 庄前荔树生来合:表示荔枝树自然长得非常茂盛,仿佛天生就该生长在这里。
  8. 丛桂花开总自怜:形容桂花丛中花朵盛开,诗人对此景象感到惋惜或怜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过访云庄》中的一首,描绘了诗人在云庄的一次旅行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色和感受。诗中通过精细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首句“次第长林起曙烟”,诗人用“次第”来形容树林逐渐显露出晨曦,而“长林”则形象地勾勒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象。接着,“跛羸扶上木兰船”,诗人以自身行动不便为由,表达了对云庄之行的期待和向往。“木兰船”则暗示了此行的目的——登船游览云庄。

接下来的诗句“水纹细皱鱼常跃,野色荒凉月尚悬”,诗人细致地描述了水上波纹、鱼儿跳跃以及夜晚的野景。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百丈分流入南浦,千寻积翠起中天”,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云庄周围的山水之美。“百丈”、“千寻”都是虚数,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最后两句“庄前荔树生来合,丛桂花开总自怜”,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云庄前的景色。诗人感叹荔枝树的繁茂和桂花的盛开,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云庄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